第666页

他们又道:“谢王爷。”

朱高煦也在正上方一张几案旁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盛庸抱拳道:“王爷,末将等在沿路各地府县,见官民几无抵抗。咱们可以准备东渡湘江、继续东进了!”

朱高煦他沉吟片刻,不置可否,只道:“对了,本王已下令云南的沐昂,释放原云南左都指挥使曹隆等人,叫他们官复原职。”

盛庸平安等都没吭声,几乎毫无反应。

去年夏天,朱高煦在云南起兵;那都指挥使司的曹隆等人、在名义上控制着整个云南的卫所军户,却既没有投降、又装聋作哑没有抵抗。朱高煦当时便把他们软禁了起来。

如今天下大势定了八分,于是朱高煦叫曹隆等出来继续做官……他觉得曹隆没那么傻,到现在还会想去勾结伪朝。

过了一会儿,平安回应了一声:“王爷英明!那些墙头草,现在不会干出啥事了。”

朱高煦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曹隆当初有些心向本王,不过不愿意拿身家性命冒险罢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胆的想法

先是盛庸提起横渡湘江、大军继续东进的事,但朱高煦没有立刻回应。

这时朱高煦沉思了好一阵,忽然说道:“本王这几天有个大胆的想法,一种可能性。假使伐罪军主力长驱直入、兵临京师城下,诸位推测会发生何事?”

诸将听罢都愣在了那里。

盛庸想了想,率先开口道:“那时京师人心惶惶;末将估摸着,必定有守将趁势开门投降!而只要伐罪军一进京师,便能控制全城;开门者也不必再担心了,更不会被伪朝君臣治罪。”

朱高煦看了盛庸一眼,点头道:“我与盛将军所见略同,大军若能长驱直入,战争便很快要到头了!

我长兄去年才仓促登基称帝,他对京师朝廷的掌控、远不如当年的建文帝。早就听说(何福、高贤宁等),朝中朋党林立各怀鬼胎;一些人眼见大势已去,必有二心!咱们进军之时,还可以事先派奸谍联络京师守将,尝试劝降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