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页

身后的海涛,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薛岩。

……皇宫内的坤宁宫,在纷飞的雪花之中,静静地矗立在台基之上。

张氏端坐在坤宁宫上方的宝座上,她的双臂展开、袍袖放在宽大椅子的两边扶手上,坐姿很是霸气,她冷冷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厚重而华贵的宫殿,隐隐泛光的绫罗帷幔低垂,雕窗精细如画。窗外飘着优雅而洁白的雪花,冬季的宫殿里不仅不冷、更无萧瑟之感,五彩的颜料让一切都不枯燥。

然而华美的环境,并没有让张氏高兴起来。她的苍色苍白,目光中充斥着戾气。

因为无论大明朝的皇宫有多好,很快这些东西就不属于她了!

张氏在回想,自己多年的煎熬、熬到现在这个地位的艰辛往事。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切,不料全部都要被人夺走了!她心中的愤怒与不甘,简直无处倾述。

就在这时,殿门被掀开,便见皇子朱瞻基走进来了。

瞻基的实岁已经满过十岁、虚岁十二,他已完全长成了一个半大小子。他的脸上虽然还带着些稚气,却早已熟悉了礼仪,上面便行礼道:“儿臣拜见母后。”

张氏看着瞻基,戾气稍退,更多的伤心与心痛顿时涌上了心头。她爱怜地伸出手道:“到母后这里来。”

“是,母后。”瞻基很乖地走了过来,他比以前懂事了不少。

张氏伸出手,抚摸着瞻基的脸庞,见他生得浓眉大眼、长得与他爷爷还真有几分相似,反而与他父皇的面相不太一样。

她一边打量着儿子,一边情绪复杂地“唉”叹出了声。

瞻基仰起头,便愤愤地说道:“是不是二皇叔惹您生气了?等儿臣有了大权,定要给那个可恶的皇叔找一堆罪名,把他活活烧死!儿臣要杀戮他全家与全部党羽,再选朝中那些睁眼说瞎话的文官来修史,多编一些逸闻趣事当史书写,让他遗臭万年!好给母后出气。”

“谁教你的?”张氏问道。

瞻基支支吾吾,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