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页

下面又是一阵哗然。

朱高煦知道谭清那战死的哥哥谭渊、非常嗜杀,“靖难之役”中动辄杀俘兵;而这锦衣卫谭渊也是名声在外,好杀成性。不料越是凶残的人,当杀祸落到自己头上时,竟然比文官还胆小!实在有点丢脸。

太监海涛浑身发抖,嘶声喊道:“假的!那些都是假的!”

朱高煦冷冷问道:“哪些是假的?”

海涛颤声道:“公文笔迹,那是你们伪造的……”

朱高煦道:“这是刚刚从司礼监搜出来的东西,司礼监的太监宦官,都可以作证,你如何抵赖?好!本王得仁至义尽、让你心服口服。来人,笔墨侍候!叫太监海涛,当众写!”

不一会儿,军士们便把纸笔拿了上来,还搬来了一张小桌子。

海涛看着面前的纸笔,久久未动。

大将王斌不动声色地走上去,一把抓起海涛的手,然后拿起毛笔、在砚台里快速地来回蘸了两下。王斌把毛笔塞进海涛的手里,一声暴喝:“写!”

海涛浑身一颤,差点没摔倒。连台子下面还在议论纷纷的人们、也跟着被吓了一跳,顿时又安静了几分。

太监海涛的手发颤,在纸上歪歪斜斜地写了几个字,他战战兢兢地抬头看了一眼王斌。王斌黑糙的圆脸上,眼睛瞪得溜圆、眼神里全是冰冷的杀气!海涛又继续写了起来。

王斌一把夺过海涛手下的纸,将墨迹未干的纸递给军士,叫台子上的文武官员们重新对照字迹。

当然没有蹊跷之处,字迹一致!人在慌乱之时,更没法写出不同的两手字来。

朱高煦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了七个人的旁边。下面无数的人又把目光聚集到了朱高煦身上。

他面对南边大声说道:“薛岩查先帝遇刺之案,奉的是太子之意,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若先帝驾崩乃因纪纲进献红丸,后来太子还用查吗?儿子凭空污蔑父亲,古今闻所未闻!太子失大德,天下人可鉴!

薛岩查案,奉的是太子之意,与本王无半点关系!先帝驾崩乃中银环蛇剧毒、崩于东宫!供词中有太子心腹海涛与谭清之言;他们供出真相之时,太子仍主京师,二人岂能被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