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页

而临时在民间选秀女也来不及的,或派人出宫物色美人也耗时日,那个太麻烦了。

第三天晚上,朱高煦下值后回到了乾清宫。

曹福再次进言:“禀皇爷,朝鱼国国王李芳远进献太宗皇帝的美人,到京师时已是永乐六年(洪熙元年)底,至今不足三月,彼时太宗皇帝早已驾崩;其中一些美人曾侍寝废太子。还有没有侍寝过的美人,要不送过来给皇爷瞧一瞧?”

朱高煦听罢顿时动心了,那朝鱼国的女子来自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刚到京师不到三月,不可能与京师的恩怨有啥牵扯。

曹福高兴地拜道:“奴婢即刻去准备!”

那些美人应该要先沐浴,还要等好一阵。朱高煦便从柜子里找出了一叠卷宗,在靠南墙的一张桌案前坐了起来。这是大理寺卿薛岩当初查案时,留下的全部密卷。

承天门审讯首恶时,拿出来示人的证据、并不是密卷的全部,只是很少一部分。而薛岩留下的查案密卷,内容更加详细!

这几天朱高煦一有空,便会阅读上面的蝇头小字,试图搞清楚来龙去脉。

薛岩确实有判案的才能,他已经推判出来的内容,朱高煦大部分都认同……确定先帝驾崩于东宫的事实,并认为驾崩原因是中银环蛇毒、可能性很大(附有太医院太医对银环蛇毒、及中毒者症状的详细记录);薛岩还推判了各种人的动机、机会,朱高煦也是比较认可的。

这些密卷写了很多东西,可它只记录了浮在表面的案情;而藏在下面的动机和过程,全是猜测。

因为薛岩既找不到证据,也找不到人证;除了王狗儿等、只是有嫌疑的人。可惜薛岩与锦衣卫软硬皆施、严刑拷打,仍然连疑犯的口也没真正地撬开!案情因此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薛岩在卷宗里写的内容,基于动机与机会进行推判。重点猜疑两股势力:其一,建文余党。其二,东宫宫眷,张氏郭氏二人。

废太子(高炽)、东宫有官职身份的文官,干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太小。文官们的杀手锏是道德攻击、讲道理,甚么下毒之类的下三滥手段既不是他们的长处,也令人不齿。他们宁肯文斗,输了虽败犹荣、等后继者洗地;也不愿意轻易干那种在道德上洗不干净的事。

薛岩如此推判、当初在四川郭资也说过,朱高煦还是觉得有道理的。

而东宫宫眷那些人,既有动机、便是废太子妃张氏与郭嫣之间的激烈矛盾,还致死过郭妃未出生的儿子;又有机会,因为先帝崩于东宫。

这些人里面,只有张氏与郭嫣才有机会,因为那个银环蛇毒性情特殊、不便于保存,须得有一股势力支持才能办到;在先帝驾崩前,除了张氏与郭嫣、东宫宫眷无人有这等势力与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