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页

张盛指着纸面道:“刚才的话记下来了,要你看了之后签字画押的。”

张盛提着笔在半空中,看着肖继恩、默默地等待着。肖继恩也沉默着,一副沉思的模样,好像正在回忆着往事。

……光阴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的建文初年。

肖继恩记得那时春暖花开,京师繁华而安宁。

他在京师的药材生意,做得非常红火,一切都很美满。当时的举人王艮,实际是肖继恩血缘上的亲大哥(肖继恩本是王艮的弟弟,从小抱养给了世交的肖家),自然多般关照。

该避开的市舶抽税、货物进出城池关隘的钱,在官府那里弄点明目周旋一下之后、都省下了;肖继恩的药材成本比别家都低。

那时王艮虽然是个举人,仍在举业读书准备科考。但王艮早已拜了帝师黄子澄为恩师,前程一片光明;王家人随便在有司衙门打声招呼,几乎都是管用的。同行不敢对付肖继恩,甚至径直送钱入伙他的商帮,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建文帝朱允炆以太祖皇帝的皇储身份、名正言顺继位,虽然很快就有人私下传言朝廷要削藩;但当时肖继恩不觉得是多大的事(反正他也不是皇亲贵胄)。一切都很安稳,洪武朝的结束、“建文”的文治即将开始,天下似乎要进入太平盛世了。

肖继恩想想当时,真是美妙而安心的日子,完全没料到偌大的世间、会即将发生那么剧烈的变故!

接着形势很快便急转直下,大明朝廷进入了战备状态,四处调兵遣将,数以十万的将士不断渡江北伐!战乱在世人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很快白热化,市面上到处都在谈论平燕战争的消息。

建文二年,王艮高中榜眼!

王艮在那段时间与肖继恩谈论了很多国家大事。终于有一天,肖继恩着个区区药材商竟然被皇帝召见、去了东暖阁!

当时东暖阁里连宦官也没有一个。除了皇帝、以及被召见的肖继恩,还有四个大臣:黄子澄、景清、王艮、国丈马全。

君臣之间谈了一些玄虚难懂的话之后,终于说到了正题。

黄子澄大致说了一些话:原先在北面的一些重要奸谍是国丈马全在管,但是最近两年来,朝廷的奸细办事频频失手,陆续有人被查获抓捕;皇帝的心腹们,认为马全的身份太高、目标太显眼,可能已经被燕王府奸谍盯上了,所以朝廷在北方的奸细才会经常被查获!

而锦衣卫更是千疮百孔,很多皇亲勋贵在里面任职,在皇室内部的战争中、那些人忠奸难辨。

所以朝廷需要一个很不显眼、不容易被盯上的人,又要信得过、有才干的人,来接手“马公”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