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页

朱高煦并不怪大伙儿,毕竟他的思维、站在后世更多经验的基础上;那些在此时难以想象的世界,别人又没见识过!但朱高煦很执拗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一开始他的对外的国策思考,是从轻重缓急的角度分先后,认为蒙古那边的国防应该最先布局……然后他想得越多,越觉得周边所有地方,都不能割裂来看!

比如,北边游牧民族的忧患,靠以前的老办法,无论攻守、都难以彻底解决;毕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得其法。

朱高煦便想到了“棱堡”战术。要用棱堡策略,需要火器的技术进步;而要激励技术进步,并维持他坚持的常备军军饷、以及长期的强硬国策,就需要大量的钱!

维持长期稳定的国策,钱从何处来?靠加大农税剥削,不见得难度便低,大臣、百姓都要反对,阻力极大。继续印大明宝钞更难,朝廷纸钞、到现在信用已经跌倒零了!

朱高煦想到了发展海贸增收关税、日本开矿等路数。

若要发展海贸,交趾省的问题得彻底解决,能让船队的南路航线有中继站。要去染指日本国,朝鲜国的济州岛最好控制住;所以要开始插手朝鲜事务,以备万全之策!

朝鲜国现在与大明朝的君臣关系好像很好,但仍然是国与国的关系,仅此而已。如果大明朝廷提出要占有使用济州岛,朝鲜朝廷真不一定会答应。

就像安南国,大明还有多达八万驻军、建立了省;安南国本地的势力,仍然不会完全听从大明朝廷的话……

这时朱高煦感觉到有人进来,他转头看时,见朴氏已经走到寝宫门内了。

她的目光从朱高煦面前的纸墨、卷宗上扫过,又红着脸看了朱高煦一眼,屈膝道:“臣妾拜见圣上。”

朱高煦点了点头:“免礼。”

朴氏道了一声谢,却转身对门外的宫女道:“盒子给我。”她接过来一只食盒,又从里面取出了瓷罐和白瓷碗、银勺子。

“这是药膳鸡汤,有滋补之效,不知圣上喝不喝得惯。”朴氏一边动作温柔地舀汤,一边说起话。她的声音有点嗲,却是口音里带着那种感觉、倒不像是故意的。她舀好了一碗汤递过来,说道:“若是圣上喝不惯,妾身下回给您做别的口味。”

朱高煦接过来说道:“朕不挑食……唔,味道还不错!贤嫔有心了。”

朴氏眉开眼笑,柔声道:“大明乃当今世上最强大的国家,圣上是大明天子,文治武功好生厉害。臣妾能服侍圣上,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