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页

议事罢,大伙儿纷纷告退,朱高煦独留下淇国公丘福。

一众人在太监王贵的带引下,往东暖阁外走去。齐泰走到隔扇旁边时,微微侧首,看了一眼仍站在里面的丘福。

等大伙儿陆续出去了,朱高煦才开口道:“旁边有凳子,淇国公坐。”

丘福忙抱拳道:“臣谢圣上。”

朱高煦伸手拍了一下御案上的奏章,径直说道:“淇国公的奏章,朕看到了。设立奴儿干都司的事,朕是赞同的;张信虽有大罪,但在‘靖难’之初立了功,朕也记得。让张信出任奴儿干都指挥使的事,朕听从淇国公的建议。”

丘福忙道:“圣上仁德!”

朱高煦不动声色说道:“朕的话还没说完。前年‘废太子’称帝,把罪都推到朕的头上,满朝文武无不缄口;唯有淇国公仗义执言。

淇国公的忠心,朕不能忘;且你老成持重,在靖难功臣里颇有威望,因此朕须得你坐镇京师,好让留守国内的诸臣少惹些事出来。”

他换了一口气,继续道:“朕决定今年北征,自有考虑,主要不是为了建功立业。淇国公资历老,已贵为国公,别争那点军功了;在朝为官,亦是为国效力。如何?”

丘福沉默了片刻,起身抱拳道:“圣上开口,臣必当领旨!”

朱高煦笑道:“朕与你商量,算不上圣旨,淇国公可是真心的?”

丘福道:“臣对圣上,心口如一!”

朱高煦听罢点头道:“好,那咱们君臣就这么说定了,改日再叙。”

丘福便叩首谢恩,退出了东暖阁。

接着朱高煦又派太监去五军都督府,召张信单独觐见。

二人谈了一番奴儿干都司的设想,朱高煦还叫张信明白:免张信死罪的人不是丘福,而是他朱高煦!并且将来张信的前程,也不是看谁会为他说话,而是在奴儿干的官当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