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页

实际上,此时朱高煦也无法完全断定、鞑靼人究竟想干嘛!他只是直觉地认为,蒙古人应该不太愿意,像明军一样会战;他才据此为蒙古人的动静,想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动机。

大伙儿议论了一阵,朱高煦便一拍大腿道:“先调整各军阵型,继续北进,再瞧瞧他们想干啥!”

他停顿了片刻,便又道:“此时两军已逐渐接触,不必再扫荡牧场了;前两天我大军已开始收缩,从今早开始,七军重新部署阵型。”

于是朱高煦马上开始安排。

除了平安的前锋军之外,附近还有左掖、左哨、后军、中军、右掖、右哨六军,依次以‘一’字摆开。

朱高煦认为前锋平安军、右哨柳升军最可能首先遇敌。所以他命令:后军向北调动、前锋向南调动;中军、右掖向北调整位置;左掖、左哨向东调动。整个大军整型陆续收拢,成为更加容易相互策应的阵型。

同时命令中军、右掖骑兵率先向东调动,增援柳升军。

议事罢,诸将告退。

朱高煦离开中军大帐,以便辎重兵来收了大帐、拔营行军。不过他没有马上离开此地,只在大帐外走来走去……

寻思了许久,朱高煦忽然一拍脑门,顿时想起一个细节、一件极可能误判的事!

鞑靼军的主力骑兵,或许并没有北遁;而应该还在“如海之湖”(呼伦湖)附近的大草原牧场上。瞿能部跑去胪胊河,方向是错的!

之前那个鞑靼丞相脱欢刚招供,朱高煦马上便意识到、那是个谎言。但是朱高煦没太留意,脱欢口中的一些具体军情、也可能是假的!譬如鞑靼骑兵主力的位置。

此时朱高煦才忽然醒悟过来。

因为鞑靼军主力忽然出现,于“如海之湖”(呼伦湖)与捕鱼儿海(贝尔湖)之间露面。如果鞑靼军已经北遁,他们怎么迅速调集大军在那个地方?所以最可能的事实,便是鞑靼军主力之前还没跑远,仍在“如海之湖”附近地区。

几天之前,明军主力与“如海之湖”那边的各处草原,距离还有好几百里之遥。出于某些原因,明军斥候、海东青都没有打探到那边的情况。

朱高煦现在才作出这样的判断,另外有一个理由:如海之湖附近的草原非常大,水草丰腴。鞑靼人在入冬前,可以在那边囤积了大量有草籽的牧草,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应该不愿意过早放弃那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