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页

阮荐一脸沉思的样子,无声地轻轻点头。

黎利道:“陈仙真又说,她并不仇恨伪太后,只是厌恶、觉得肮脏。这个叙述并不对,我认为、陈仙真是为伪太后感到羞耻。”

阮荐沉吟道:“不得不说,华夏最先有文字、诗赋、建筑、礼仪、服饰,是附近各国唯一文化昌盛的国家,各方面都到了极致完善的地步。我们华人(安南人自称)确实也没法不受影响,包括朝鲜国、日本国等地方,概不例外。

其中儒家文化里,‘耻’的深刻,那是最重要的,这是华夏特有。我们只消与占城、暹罗等地的人一比,就能明显有差别。”

黎利赞许道:“阮卿饱读诗书,你说得更透彻。”他想了想又道,“大越的贵妇、万人捧在手心里的美人,到了金陵,瞬间感觉到了低贱卑微,这种感受会颠覆陈仙真的内心,她一下子很难接受。她付出了清白、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却并未让人丝毫重视,由此充满了无处发泄的愤恨。”

阮荐道:“平定王这么一说,似乎通了。”

黎利冷冷道:“伪陈太后与陈仙真有相似之处,美貌、宗室身份,不过伪陈太后显然更加明智。伪太后为了她的儿子能做国王,显然在金陵是各种卑躬屈膝、想方设法讨好明国皇帝。

这更加刺激了陈仙真,陈仙真可能已经隐约意识到,这是我们大越整个国家沦落至低贱卑微地位的缘故。这种愤怒,都算到了朱高煦的头上。”

黎利接着说道:“但陈仙真这种人不多,大多华人(安南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错觉。只要是船寇,就是高人一等的贵族。”

他长叹了一口气,摊开手无奈道:“你看,我们正在悲惨地、沦为苟且的蝼蚁。这就是船寇(汉人)的仁慈与王化。”

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变得死寂。空气仿佛瞬息之间凝固了,夜色仍浓,一切仿佛是化不开的坚固黑暗。

良久的沉默之后,阮荐终于开口道:“在下仍然坚持认为,此计不容易成功。但平定王坚定不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在下敬仰万分,请受臣一拜!”

“你终于愿意称臣了。”黎利道。

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在昏暗的灯火下显得愈发明亮。黎利用力地点了一下头。阮荐跪倒在地,诚恳地说道:“臣愿追随平定王,以效犬马之劳!”

黎利亲手把他扶起来。

阮荐立刻道:“既然平定王执意要为,臣有一些细处的计谋,或能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