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页

赤松义则问道:“将军去何处了?”

家臣只道将军不在府上,然后拿出了将军离家时写的东西。

赤松义则接过来,见上面写的全是汉字,便弯腰认真地用汉语读道:“秋荒长信美人吟,径路无媒上苑阴。荣辱悲欢目前事,君恩浅处草方深。”

读第一遍时,赤松义则已经想起了,这首诗是一休和尚写的,写得很好,十分有名气。但他仍然重新朗读了第二遍,然后才递还给足利家的家臣。

此时赤松义则,已经大概揣测到将军的心意了。只不过赤松需要再冥思,才能充分理解将军的深意。于是他在大殿外的等候室里,跪坐下来,闭目开始参悟禅机。

一休原来不叫一休,他是到西金寺拜谦翁大师为师之后,才取了“一休”道号,时间大概是两年前。一休最开始的身份,乃当今天皇的儿子,后来因为宫廷争斗、才被他母亲送去了寺庙教育。

虽然一休多年都在寺庙里生活,但他的天皇父亲,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将军足利义持这次亲自去拜会一休和尚,可能正在从各方面、向天皇示好。

天皇本身没有权力,但国内有不少势力是支持天皇的,其中包括镰仓公方的那些公卿,以及一部分武家的人。

而且义持将军与当今天皇的关系,以前有点小小的误会。

原因是前任将军足利义满,喜欢的是嫡子、足利义持的弟弟足利义嗣;义满曾经将小儿子引见给了天皇,意思就是想改变室町殿的继承人资格。但是足利义满暴毙之后,拥有实权的大儿子足利义持、仍然做了征夷将军。

赤松义则冥思许久,认为:面对明国的威胁,义持将军用他的行为、誊抄的诗句,已经表达了决策的困难。

“将军到了。”外面有人说了一声,打断了赤松义则的“冥思”。

于是赤松义则与别的武家大臣,走出了等候室,从不同的回廊上往北走,来到了正殿。赤松义则这时才看到,原来大内家的人也来了。

一间大屋子里,上位有一面大屏风。义持将军便在屏风前面跪坐下去,姿势十分端正。入见的、全是各地武家的人,大伙儿以上下秩序跪坐在将军下面,然后向上位鞠躬。

足利义持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壮年男子,年龄可能与明国皇帝朱高煦差不多。义持首先看向了赤松氏。于是赤松氏将博多港搜捕明国奸细无果的事、详细地禀报了一遍。

赤松氏已经在叙述里,详尽地说明了侍所尽到的努力,因此义持将军并未责备。将军接着便看向了大内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