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页

太监王景弘下西洋的海船舰队回京之后,目前在太仓刘家港、龙江港已经聚拢了大明朝已有的主力舰队。朝廷预计征日的水陆主力,将于明年三月初启航。

诸臣多次总结元军征日的失败原因,选定三月初出发,一则因为季风有利航行,二则因为三四月的日本国西海岸,很少出现台风。

大明朝廷在粮草补给方面,联合朝鲜国负责粮秣辎重,也做了长期充分的准备。

相比元军的贸然出动、轻敌草率,以及大量俘虏降兵组成的征日军队,并以平地沙船为主拼凑的海船、抗风浪能力很差;这一次明军显然是来者不善。

大明水师战船,是专门用于航海的各种精良海船,尖底大船稳当坚固;水师几度远航,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有包括牵星定位、海图绘制等手段的航海技术。陆师两万将士,也是京营的百战精锐;并在攻打安南国清化府时,有过登陆作战的经验。

现在朝廷准备挑选有名的良将,统领这支军队,便能对日发动准备万全的进攻。

朱高煦当然不会亲征,这次不用大臣劝说,他自己也不想冒险。朱高煦敢深入草原北征,但不愿意出海。即便明军的海船又大又稳,但在这个时代,航海的风险仍然很大,因为从郑和到王景弘,每次出海都折损了海船和人马。

今年回国的王景弘,甚至带回来了一群好几年前失踪的明军官兵。那是永乐时代的几只海船,在风浪中失散倾覆后,人们飘到了暹罗沿海的一个小岛上。等王景弘的船队找到他们时,那些明军官军几乎成了野人,甚至有些人还在岛上娶了土人生了孩儿,都被带回了京师。将士大多在国内有家室,土人女子没有办法、只能做妾。

现在朝廷的决策已完成,朱高煦能做的,只能等待事情的进展。

他这才开始着手之前许诺的事,答应秦氏和贤妃,想办法赎回姚芳等人。

东暖阁里,朱高煦单独召见了胡濙,吩咐胡濙去负责办一件事。

“此事不能以朝廷的名义,姚家的人也不妥当。胡部堂去见见钱家的人,叫他们家派几个人乘船去博多港,将赎人的书信送给日本国官府。你告诉钱家人,赎金由朝中的士人筹集。不过实际上不消让大伙儿凑钱,如果事情谈妥了,朕愿意从内府拨这笔钱。”

胡濙拜道:“臣定当把此事办妥。”

就在这时,太监王贵走到了屏风旁边,躬身站在那里。朱高煦见状招了招手。

王贵上前、呈上了一个信封,说道:“禀皇爷,通政使司收到了莱州府知府送的公文,里面的信件、署名却是姚芳。奴婢认为,皇爷可能想尽快看到这份书信。”

胡濙听到这里,也顿时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