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页

“你说话小声,却站那么远作甚?”朱高煦用随和的语气道,“不要紧张,放松点,咱们又不是不认识的人,是吧?”

连氏看了他一眼,呼出一口气,缓缓地近前来,她似乎有点发晕、脸色比较奇怪。

朱高煦等她近前,便伸手先轻轻握住她的手,起初并未有太过分的举动。

连氏却好像有点站不稳了,她的神情有些纠结,喃喃道:“圣上不是还有正事要做,午后、午后不是要午睡吗?”

朱高煦道:“天那么冷,懒得起床,我不午睡。”他的手继续探上去,渐渐有点过分。

“圣上……”连氏仿佛呓语一般地唤了一声。

柔仪殿周围,渐渐地已不如先前那般宁静,风越来越大。那木窗和六扇门紧紧关着,正被冬风摇晃,木头发出了“嘎吱”拖拽的声音。

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将之才

武德四年(西元一四一三年)二月,朱高煦喜得一子一女。淑妃生皇子,取名瞻坦;贤妃生公主,名寿嫃。

不久之后,张辅也押俘到京了。

本来从南边来的人马,若走正阳门、能最快到达皇城。但朝廷给张辅安排了沿凤台门、聚宝门、洪武门大道的路线,因聚宝门那边是京师的商业区,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一路上正好能向庶民展现朝廷的武功。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各派了一名文官、一个勋贵前往迎接,并有京营派出的步骑接应,为张辅布置了盛大的排场。

各城门专门为献俘的人马鸣鼓,“咚咚……”的大鼓擂响,声威响彻京师南城。张辅身披重甲、骑着战马一路走来,沿路的官民无论官职大小,一律避道,向他作揖行礼。沿途无数围观的百姓,都在起哄欢呼,形同过节。

张辅的身后是一长队囚车,黎利以下的叛军头目,都在队伍里沿街示众。囚犯在长达数千里的路途上,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姿势、否则恐怕已经被折磨而死。他们快进城时才被弄成了这样,脑袋从囚车上方的孔露出来,只能站在车里、身体动惮不得。

两旁喧嚣的人群里,许多人对经过的囚犯破口大骂、嚷嚷着各种污言秽语,还有人扔烂菜叶、稀泥、各种发臭的鸡蛋等物。

至于安南叛军从来没影响过京师百姓、且是素不相识的人,这些事情并不重要。毕竟装在囚车里的人,一定是坏人。而世人又总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此时光明正大地朝叛军俘虏发泄愤慨,完全不用承担任何律法与道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