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页

大明朝销往海外最有名的货物,便是丝绸与瓷器。所以刘鸣便叫来了相关的商人。

通过翻译进行交谈,有点不太顺畅。因为刘鸣的语气、神态和情绪表达的时候,对方听不懂内容;等对方听懂内容时,却只能感受到马欢的语气。所以刘鸣的感受,有点怪怪的。

这时张世华把一只青花盘子拿了过来。刘鸣见状,立刻从袖袋里掏出一块白手绢,放在桌子上,并小心翼翼地将盘子搁在上面。

张世华愣了一下。因为这只盘子确实不是太贵重的东西,毕竟真正上等的贡品、都是出自官窑;这民窑为了海外生意,做的盘子有点不伦不类,在国内显然不太能让人接受。

然而印度人阔耳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把眼睛凑近了细瞧。他伸手抚摸盘子时,那么小心翼翼,就像在触碰甚么古董似的。其实这盘子不是很值钱。

刘鸣微笑道:“一件东西的好坏,也要看怎么对待它。这句话可不必翻译。”

马欢道:“那是当然。”

刘鸣又随口开始侃侃而谈:“好的瓷器,不仅要挑水土,还要精湛传承的技艺。这只出产自景德镇湖田窑的青白瓷,采掘的陶土、指定在当地很小一块地方,才能有如此颜色。而景德镇的陶瓷技艺世代相传,自宋代以来,历经数百年之久沉淀;父子相传,并不断栽培弟子学徒。方有此物面世。

来自万里之遥一个小地方,独特瓷器、精妙餐盘,若是摆上贵族的餐桌,那主人必定极有颜面。阔耳先生成批购买的话,价格会更低。”

过了一会儿,阔耳便通过翻译说道:“我们有很多领主,各个领主的庄园无法制作所有的东西,最有身份的人、便会使用各地最好的物品。”

接着刘鸣又介绍京畿地区的云锦。他也不是很懂织造,但大致了解一些,随口胡诌吹嘘了事。

刘鸣道:“丝绸本身没有花纹,若大片刺绣出花纹,会让丝料不平整;所以有了锦缎。阔耳先生请看,锦缎的花纹并非刺绣,而是在纺织的时候,便用了不同颜色、不同丝绵的线。织成之后,其花纹工整精细,浑然天成。安南国、日本国或亦能制作丝绸,但绝不能织出如此精妙的锦缎。

鸡儿大耳领主要是愿意大批购买,甚至可以要求大明商人,定做专门的图案。”

阔耳听罢瞧了一番,通过翻译说道:“这一匹看起来不太光滑,另外一匹却好像很容易损坏?”

刘鸣笑道:“只因后者用的丝绸更多,丝绸都很小气、须得小心保护。但真正的贵妇,要的是最光彩的片刻,并不需要一件耐用的粗衣。”

阔耳听明白后,忽然拍着巴掌称赞、说着听不懂的话,看他的神情似乎很认同刘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