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页

朱高煦又道:“当官军救回了罗氏以及一众汉人百姓后,朕那时才觉得,第一次北伐还算有点意义。”

罗氏屈膝道:“圣上仁厚。”

阿莎丽心头一阵混乱,因为在鞑靼人中、大明国北伐的描述是另一种说法。大概是说明军无恶不作充满敌意,所到之处无论男女老幼全部屠戮,抢走一切牲口和牧草,带不走的全部烧毁、让鞑靼人无法过冬。

不过她此时竟然更相信敌人的说法,因为亲眼见到明军官兵很规矩、皇帝也不是个残暴的人。

阿莎丽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朱高煦,说道:“我许诺,只要能回到草原,便放回一百个汉人奴隶。长兄虽是阿鲁台,但很多事我做不了主,放一百个人应该能办到。”

朱高煦听罢,面露赞赏之色,说道:“若是蒙古国当权者都像汗妃这样,咱们便能减少无谓的仇杀。”

阿莎丽道:“我不想看到鞑靼人被杀死,也不想汉人如此。我们在西面遭遇瓦剌人截杀时,有个汉人军士救了我一命、自己却被马蹄踩死,我会记得他的恩情,且不仇恨汉人。”

朱高煦沉吟片刻,说道:“你们遭遇瓦刺人袭击,本是鞑靼人自导自演的好戏……便是鞑靼人自己阴谋的事件。”

“甚么?”阿莎丽愣了一下。

朱高煦的神色镇定,问道:“你真的不知情?”

阿莎丽不断摇头:“这怎么可能?”

朱高煦的语气毫无波澜:“你就算不知情,也应该能猜到的,只是自己不愿意面对罢了。”

这句话像咒语一样,阿莎丽猛然之间感觉,自己似乎真的一开始就在怀疑脱火赤。她一语顿塞,情绪起伏太大,无法冷静。

朱高煦的声音又道:“朕并非神仙,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当然是靠奸细得到了消息,只不过选择相信这个消息是可靠的,才能提前许久、并及时调兵遣将前去救援。”

阿莎丽伸手在太阳穴揉了揉,脱口问道:“脱火赤为甚么要那样做?”

朱高煦道:“不止脱火赤,还有阿鲁台。他们身为蒙古国位高权重的人,应该在之前就谋划了这样的阴谋。目的便是挑拨大明与瓦剌诸部,欲借大明军力打击瓦剌人;然后鞑靼人再渔翁得利,对损耗之后的瓦剌部落落井下石,以图铲除草原异己。别忘了护送你们的人马,有几百个官军将士,还有朝廷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