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页

古筝的声音,节奏很从容,在恢弘的夜景衬托下还有雍容之感,旋律很优雅。一个女声迟迟而来,哼唱出了歌词,“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旁边的阮玲已拿出了手机,正对着车窗外的景色摄影。她的眼睛瞪得很大,此行的见识、可能对她尚且稚嫩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许久之后,她才开口道:“歌真好听。”

高煦随口道:“一千多年的唐朝写的诗了。”

阮玲又问:“这里是大明国的首都?”

高煦摇头,想了一下,“首都叫京师,在西北方向,应该还有几百里远。不过这里属于京太(太仓,此时大概在上海附近)江南城市区,整个地区面积很大。”

阮玲又问:“大明最富有的地区?”

高煦点头笑道:“算是。不过还有几大城市区差距也不是很大,比苏州更大的城市不下十个。北直隶新津区,珠江区,湖广沿江区,成都重庆区,都是很大的城市密集区域,有许多大城市,人口很多。”

阮玲听得惊讶,她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我以前都不知道。不过重庆在我们那边出名,在大明算富有的城市吗?”

高煦想起网上看到的资料,正好拿来说:“那片城市区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工业化之前是因为水运网络完善,后来许多国家研究室、核工业、大资本集团的高科技产业精华都在那边。”

阮玲道:“为什么呀?”

高煦道:“因为元朝。大明决策者认为,四川是长龙的眼,如同围棋的讲究,像大后方纵深。每当华夏文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四川总以最后残存的力量进行抵抗,保全全体文明火种很长时间。”

阮玲又安静了一阵,忽然小声说道:“当年,你们为什么不把安南国全部占领算了?”

高煦怔住了,他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阮玲只是一介平民,她的个人想法没有任何意义。

那时高煦确实带兵去占领过,还是亲自去的,后来因为各种考虑放弃了,并支持了陈氏王朝治理当地。然而陈氏王朝,如今也已不复存在。

后来的大明统治者怎么想的,高煦不是很清楚,反正没人再去直接管辖,从武德朝后、两国之间总体很和平。而且当地的上层应该也不愿意接受、大明的直接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