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

在高地上看到这样的情况,彻底绝望的齐楚军队当然也彻底打消了再次出兵救援的念头,不得不提前着手准备下一步的守营大战,巨鹿城里的赵军主帅甘公却不肯死心,带着还能约束的军队匆匆保护上了张耳之后,一度尝试从北门突围出城,可是没办法,汉军早已守住了巨鹿北门,赵军几次冲击都被杀退,死活冲不出去的同时,甘公和张耳等人身边的士卒还越来越少。

最后实在是束手无策了,张耳也只好仓促下定决心,嚎啕大哭着向甘公等人吩咐道:“快,把我绑了,把我押去献给项康,只有这样,你们才有活命的希望!”

“恩相,末将等誓死不做此等不义之事!”甘公等人大哭答道。

“这不是不义!”张耳跺脚大哭,嚎啕道:“我也不止是为了让你们活命,我还是为了我的儿子!现在只有赶紧向项康投降,他才有可能饶我儿子一命!我如果和你们顽抗到底,项康肯定就不会饶过我的儿子了!”

是夜二更,命令部下把自己捆绑之后,把持赵国大权多年的赵相张耳,终于还是哭哭啼啼的来到了项康的面前伏地投降,还一见面就表示自己罪该万死,愿意接受项康的任何处罚,只求项康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饶他儿子张敖一命。项康却回答得轻描淡写,道:“放心,本王从来就不是滥杀之人,既然你能在最后关头知道悔改,本王当然不会杀你儿子,还会给你也留一命。”

末了,因为陈平的举荐之故,项康还当场任命张耳的幕僚长魏无知为汉军的宗正丞,以此收买至今还在极为怀念信陵君的魏地人心,也顺便安抚赵国投降文武,方便汉军下一步招降夺取其他的赵国土地城池。

第三百九十章 为了天下苍生

如愿以偿的拿下巨鹿城池后,是否赦免张耳父子只是一件小事,真正考验项康政治能力的,还是赵王赵歇的处理问题。

其实早在从濮阳北上巨鹿的途中,项康就已经反复考虑过如何处理赵王赵歇这个棘手问题,还不止一次考虑过如果赵歇活到了巨鹿城破,就暗示部下动手,或者让自己的卫士出手,在成功攻破巨鹿后一刀结果了赵歇的小命,然后彻底废除赵国,重新在赵国土地上推行郡县制,由自己直接控制赵国的土地城池和百姓。

各种客观存在的原因又迫使项康不得不打消了这个诱人的念头,原因一是赵国周边还有臧荼、田假和田都三股独立势力,把事情做得太绝,不给他们看到可以继续称王的希望,肯定会把他们逼到西楚军那边去,大幅度增加汉军一统天下的阻力——臧荼、田假和田都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心甘情愿的交出王爵、地盘和城池,项康一旦触动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也当然要和项康拼命到底。

第二是随着对这个时代具体情况的书信了解,项康已经逐渐发现,历史上刘老三统一华夏后搞的半郡县半分封制,并不是刘老三犯傻不知道什么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不是刘老三没有远见不知道什么叫做养虎遗患,而是受限于时代背景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相当聪明的权宜之计。

目前的华夏九州还没有办法全面推行中央集权制,这是项康不得不承认的客观现实,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一个原因,同时也是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那便是文化地域和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

为了消弭这些矛盾冲突,秦始皇做了很多事,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和行同伦,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可是不管秦始皇如何努力,却始终无法迅速消灭秦国与关外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矛盾,强行推广的秦国军国体制,也始终无法被关外六国的百姓所接受,导致项康在下相登高一呼,不愿去边疆吃苦受罪的下相戍卒马上群起相应,也导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高举义期之后,楚国西部立即就是烽火冲天。

还有后来的六国复国运动风起云涌,拥立楚王的项梁、项羽叔侄粉墨登场,六国旧贵族乘机纷纷举事,也全都是因为秦朝没有能够用秦国本土文化彻底同化关外六国,关外百姓子民仍然还是自视为赵人、燕人、齐人、楚人和韩人、魏人,没有在文化制度方面认同秦朝,所以才支持和拥护六国复国运动,不愿帮着秦朝镇压六国遗贵,也更加拥护他们所熟悉的分封制。

项康和汉军目前的实力确实已经很强,可不管再强,也不可能强过刚刚横扫六国的秦朝军队,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项康如果急于求成,象秦始皇一样继续强行统一关外六国的文化制度,那么下场肯定就只有一个,那便是重蹈秦朝二世而亡的覆辙,彻底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军事窘境,同时也只会白白便宜坚定支持分封制的项羽,把分封制的受益者关外诸侯彻底逼到项羽那边,即便强行统一了天下,也得继续面对此起彼伏的六国复国运动。

惟有效仿历史上的刘老三,才是项康的正确选择,先在政治方面做出让步,搞分封制允许郡国并存,待到在名誉上统一了华夏之后,再象刘老三和他的继任者一样,一边消灭藏有异心的诸侯王,一边用时间慢慢的同化关外六国百姓,再通过各种政治军事手段削弱和消灭剩下的诸侯王,最后再真正的统一华夏,行使真正的中央集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