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原本对这个剥削吃人的大地主家就没啥好感,贩茶叶起码是合法生意,剥削就剥削了;但没想到他们背地里还贩奴,那个屎尿横流、人摞着人的猪仔馆,比齐府下人的厕所还要肮脏百倍。

她事后想想,齐老爷肯定是主谋,负责疏通官府;王全是跟买主牵线的,经验丰富;其余的人不一定对此知情。对了,账房詹先生面对茶叶生意的巨额亏损,经常愁眉苦脸,而王全总是不以为意,说什么“老爷还有放贷收入、田产收入,亏不死人啦”。

齐少爷一心吟风弄月,多半不管这事;还有茶行里大多数人应该都不知情。但管他呢,大染缸里掉进一碗墨,已然黑了。

今日事过,他们多半还会故伎重演,诱骗下一批猪仔出洋。

她想起苏敏官说,我救不了这许多人。

其实何止是他。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史海中浮出的那么多仁人志士,从军的从商的学医的教书的,又何尝救得这许多人?

林玉婵不觉烦躁起来。要不是她多此一举,非要放这批猪仔,她和苏敏官眼下也不会狼狈地漂在江里。

苏敏官半闭着眼,似乎看穿了她心事,轻声笑着给她补刀。

“阿妹,我先前没看出来,你这么喜欢滥做好人。”

“我?”林玉婵失笑,“过奖。”

这简直是颠倒黑白。林玉婵自己心里清楚,她唯一的生存目标就是苟到大清完蛋,走到现在的每一步,都是为她自己的未来打算的,堪称自私自利典范。

怎么就成滥好人了呢?

不过救人这事她的确做得欠考虑。她取一条干净毛巾,把苏敏官的伤口轻轻盖住,用旧衣扎好,一边小声自我检讨:“第一次发动群众运动,没经验。以后要改进一下斗争方法。”

苏敏官:“……”

又讲客家话了。

他提高声音叫:“红姑。”

红姑在外面划船,担心敏官少爷伤势,又不好意思乱进。听他叫了,才放下桨,脑袋往舱门里一探,差点吓回去。

“乖乖,这是被鲨鱼咬了吗?”

苏敏官:“红姑,烦你拿一件干净衣裳,给林姑娘换上。再将船泊到河南岛海幢寺下码头。你掌舵之技高超,切勿让旁人知觉。否则你只能再回一趟老家。”

红姑心中疑虑愈盛,但还是点头照办。

船行靠岸,林玉婵才意识到,所谓“河南岛”,就在珠江南岸,是后来的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塔、中山大学的所在。

但现在海珠区地广人稀,大部分还是农田水塘,其中点缀着宗祠民居。靠岸一座寺庙,雾气中亮着长明灯火。波浪卷过船舷,送来夜半钟声。

红姑擦汗,笑道:“这就是海幢寺?我隔岸总见它灯火,可没去拜过,听说里头怪里怪气的。”

苏敏官只是微笑,“最近走衰运,我去拜拜。红姑,再见。”

红姑笑容凝固。说走就走,敏官少爷也真够绝情的。

林玉婵赶紧过去安抚:“他痛糊涂了。等得空,我带他去谢你。”

话音刚落,手心一硬,让苏敏官塞了块带血的鹰洋。

她会意,哭笑不得。这人一点不糊涂。

知道红姑肯定推辞,鹰洋擦干净,悄悄留在船头匣子里。

作者有话要说:友情提示:要想不秃方法很多

1戴帽子,2布裹头,3辫子盘头顶,4前面留点头发也没事。这些都是当时人们的惯常操作。

你们看那些晚清老照片里,除去摆拍的,那些被抓拍的路人平民,相当一部分都是头顶有茬……

(此外,参考鲁迅青年照片。鲁迅在日留学时剪了发,回到上海后买了两元钱的假辫子。在此宣布敏官发型就是鲁迅同款,哼)

你们这些魔鬼,满意了没有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