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 173 章

为着一次临时起意的酒会,她可不会再满世界找高端定制。“荷塘月色”的心理伤疤还没愈合。在挣到一千两银子之前,坚决不在衣服上乱烧钱。

而作为女眷,若是穿着太朴素,又显得不尊重主家。于是林玉婵灵机一动,请苏敏官陪着,到成衣铺租了合体的男式丝绸长衫,借了他的玉扣帽子腰带,稍微一捯饬,就成了同治年间最时髦的海派洋少。

毕竟,男人的身份地位都是内化的,不需要繁复的首饰刺绣来抬身价。因此,相比同档次的女装,男装要显得朴素得多,也容易搭配。这是中西通用的规律。

反正这酒会里大多数人都穿洋装,只有极少数人穿中国服装,礼数上没人会吹毛求疵。

林玉婵快速四周看一眼。这马戛尔尼府也怪有趣,从外面看是英式洋楼,内里却是檀香缭绕,中式布局,门口候着低眉顺目的丫环。墙上供着神位瓜果,屋内散落着各种不知从哪收来的红木老家具,从明式到当代四世同堂,随意地散落各处,像是疗养院里围着唠嗑的退休老干部。

看来这位马戛尔尼先生,融入中国文化的意愿很强烈。

等等,马戛尔尼先生……

林玉婵现在才反应过来,这姓氏耳熟!卷子上见过!

“没错。”赫德看出她的惊讶,轻声向她介绍,“七十年前,曾经谒见过乾隆皇帝,并坚决不肯跪拜磕头的英国使节,和今日这位马戛尔尼先生出自同一家族。另外,如果一会儿你和他讲汉语——尽管他说得并不地道——并且称呼他的中国名字的话,他会很高兴。”

怡和洋行大买办,华夷通吃的敛财大王,不管驾临何处都会有人抢着邀请。

可千万别让唐廷枢认出来。

她今天倒是依旧穿着男装,可要是唐廷枢问起,一个义兴小船工怎么会出现在高端酒会上……

总不能说,苏老板知道您要莅临,特意派我再来伺候?

她灵机一动,循着声音,走到有女眷的一间客厅。

唐廷枢毕竟还是传统中国人,不会专门去和太太们社交。

训练有素的丫环低头走近,礼貌给林姑娘引路。

就算她是个受邀参加的例外,到时混在一群高贵的“人上人”里,承受他们那东方猎奇主义的好奇目光,想想也很没劲。

她唯一一次误入的洋人舞会,被赫德拉着跳了两支舞,感到周围绅士太太看她的眼神——怎么说呢,友好的赞赏的居多,但那种凝视的味道很明显,就像在暖房里看到一只会说人话的珍稀小孔雀。

换作一个出身开明家庭的大清姑娘,被骤然拉入这种热闹的、高规格的场合,扛过了最初的羞怯,也许会觉得受宠若惊,甚至若她有强烈的自尊心,也许会格外表现一下,以提升华人在洋人眼中的形象。

但林玉婵没这个自我表现的积极性。还是让洋人们自己玩吧。

所以早些时候,赫德也提到请她去酒会,她犹豫没应。

维克多只道她是害羞,连忙说:“今天不一样,你可不是唯一的中国姑娘!——常胜军官马戛尔尼先生,他的新婚太太是个可爱之极的湖北女孩,今日的酒会就在他家举办,就是为了向社交界介绍这位中国太太的!如果有别的中国姑娘参加,相信马戛尔尼太太会很高兴……”

这下林玉婵惊讶:“真的?不是港澳华裔、南洋华裔……是个本土的中国姑娘?”

维克多得意地点头。

而他的新婚太太,旁人介绍名叫郜德文。她二十岁左右年纪,身材比一般西洋妇女还高大,眼珠子黑白分明,眉宇间带着一股子英气。她穿着汉式袄裙,裤管下一双天足,大大方方地套了双特大码绣花鞋。那鞋头还顶着一对绒花,让那双脚显得格外又大三分。

同时心中飞快闪念。马清臣作为丈夫,都不知道给自己的妻子请几个中国女眷做伴,还得靠赫德临时起意……

郜德文被一群异族人围着,叽叽喳喳说着她不懂的话,已经紧张得出汗,浸湿了她的高领棉袄。

为着礼貌,为着丈夫的面子,又不敢翻脸,被一堆恭维的言语架得无所适从。

猛然看到一个面容亲切的华人姑娘,郜德文的神态终于没那么紧绷,朝她投去求救的眼神。

“姑娘,你会说洋话?”郜德文急切地低声问,“你去告诉他们,我不想……”

林玉婵有点看不下去,不满地瞥了一眼她身边的马清臣。

还干看着。他以为自己娶了个猴儿啊!

虽说表演功夫什么的,放在现代也许算个好玩的聚会项目,大家图个乐子,但那也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啊。

更别提,在大清的习俗伦理下,当众耍把式等于卖艺,很不尊重人的。就算是让自家仆人小厮来表演,心气儿高的也会拒绝。

林玉婵还是很厚道地跟马清臣见了个礼,待要开口说英文,想起赫德的提示,换了汉语。

“她说她不想……”

马清臣有点不耐烦,“我听得懂她的意思!小姐,你劝劝她,这里不会有人把她当卖艺的舞女。请她顾及一下我的面子。”

满堂宾客脸色微变。

只有郜德文听不懂她讲的啥,木着一张脸坐在那里,倒有七分高手风范。

有人小声说:“真的?”

林玉婵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地答:“我也不知道。要不谁来跟她试试?”

满堂宾客脸色微变。

只有郜德文听不懂她讲的啥,木着一张脸坐在那里,倒有七分高手风范。

有人小声说:“真的?”

林玉婵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地答:“我也不知道。要不谁来跟她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