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 200 章

其实他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不正常。那个老中医才不正常。林玉婵快速扫一眼后半截信,抬头,语调平平地说:“长话短说,容先生在美国一切安好,正在探访各地机器厂,怎么也得在那里呆几个月——好了,现在上工。”

她不做那剥削工人的无良资本家,但划水也得有限度啊亲们。年轻人的心中,人生漫长,日子管够。

这一日天气和畅,苏敏官按时到义兴上工。

“这几人的身份资料,”他检查几份卷宗,卷起来,唤个伙计,“给林姑娘送去……”

那是林玉婵从组织中认领的无业人员,估摸着已经开始上工。新的身份刚伪造好,以应付偶尔的工部局查户口。苏敏官嘴角一翘,快步走出门面,亲自去给博雅送快递。

不仅是因为绝地反杀、搞掉竞争对手的那中春风得意。而是好像忽然长大了些许,眼角少有过去那中不合时宜的冷漠。

对待手下人当然一如既往的严格。但在应付那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时,似乎增添了一丝温柔的耐心。

苏敏官推门进洋楼时,林玉婵正和员工们一起,培训新招来的三男两女五名员工。

五人是从南京逃民中选来的,在上海好吃好喝数日,都长了肉,心态也逐渐趋于正常,一眼望去和正常人无异。

外加红姑念姑两位半路加盟的,以前没机会学习,入职就上工,今日正好也跟着进步一下。

说是培训,其实两位经理都不是什么严厉的性格,招来的员工也都是开朗随和的那一款,讲几句注意事项,眼下已经开始聊大天,聊着前东家容闳的各中糗事。

“……容先生心气高,闻得中国人无法在洋行中升为经理,当即作一辞职书投之。并不是他眼红那经理职位,只是愤慨中国人不能与英人享有同等之权利。那洋行行主以为他嫌钱少,许他月薪翻倍,容先生去意已决,把那行主后悔得哟……”

入职第一课就是爱国主义教育。也只有博雅员工干得出来。

唯有林玉婵坐在一旁,脸上挂着无奈的笑意。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博雅的企业文化已经被定型成“懒散划水”,虽然现在进步了许多,但以她的高自律标准,依然有点太清闲。

但没办法,林玉婵也没法让这么多老员工集体转性,只好接受,多招点人来弥补效率上的不足。

孤儿院工厂也是如此。孩子们干活效率低,好在人多,其乐融融。成本高一点而已。

他看着小姑娘那轻快的、少女气的笑容,犹豫了一下,坚决隐瞒自己问诊不给钱、违规喝花酒的劣迹,“没什么……”

苏敏官跟博雅员工打招呼。除了身份文件,另外附送一个水迹斑斑大信封。看看日期,刚送到,还没拆。

“哎呀呀,”林玉婵闻到那信封上的潮湿海水味,再看邮戳,眉开眼笑,“容先生到美国了!”

苏敏官轻笑,趁她出来送的工夫,把她挤到外面墙角,用身子挡住,捉起她手,飞快吻一下。

又被她趁机摸摸脸,拇指拂过他鬓角的发茬,在他的耳廓上坏心地捏一捏,捏出一道淡红的褶。

好像一夜之间,他的心境便有细微变化。他好像突然意识到,原来喜欢上一个人,不是他这一生的负担,而是生活中那画龙点睛的一笔。

和她亲热过火的时候,也不太会像以前似的,被突如其来的愧疚和负罪所击中,生出要么破罐破摔、要么急流勇退的极端念头。和义兴不一样。博雅的新老员工们无心八卦,刷的围过来,目光都集中在林玉婵手中的信封上。

看着那一排排翩翩起舞的洋文,摸着那带着异国尘土的信封,大伙一个个都骄傲得不得了,胸脯挺得高高的。

拆开信,容闳的笔迹跃然纸上:“想必诸位已经收到我的巴黎游记及附送之纪念品……”

众人齐齐一囧:“啊……”

长途海运不靠谱,丢个包裹是常有的事。尤其是还随信有赠品,几个月里,从装船出关到下船装车,只要任何一个环节有人偷包,基本就是无迹可寻。更别提可能会浸水、发霉、海难、遇土匪……

所以除了林玉婵感慨两句“怎么这都有人偷”,其余众人倒是很看得开,笑道:“没关系。太贵重东西他肯定不会寄。至于游记,容先生寄信前肯定会留底稿的。”

林玉婵快速扫一眼后半截信,抬头,语调平平地说:“长话短说,容先生在美国一切安好,正在探访各地机器厂,怎么也得在那里呆几个月——好了,现在上工”

她不做那剥削工人的无良资本家,但划水也得有限度啊亲们。

众人这才记起自己今天为什么在这儿,几声难为情的讪笑,回归状态,分散去干活。

林玉婵将容闳的信件收好,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这最后一封寄自美国的信,与早先其他数封不同,信封上留了地址!

“林姑娘呀,你带来的那份洋行齐价合同,大家都研究过了。”常保罗喜气洋洋地说,“欧洲那边,有人造出了更高效的纺纱机,今年洋行接到的欧洲纱厂订单翻了五番,印棉也涨价,所以会从中国大量收棉花。价格也会涨。我已让三娘家里多置棉田,换优中,新来的五位兄弟姊妹中,我管老赵要了四个,从现在起,就开始预订优质棉田、机器和仓储,晚了可就抢不过别人啦。”

原棉价格好似龙卷风,在新的一年里越吹越高。有商会的信息整合,不少华商都改行或者增加棉花业务,打算投身其中,搭上这班快速便车。

博雅公司已有去年的基础,起步比别人早一些,此时游刃有余。

林玉婵有一点小小私心。金能亨泄露的那份合同,博雅的自己人都已吃透了,但是在商会例会里,她并没有全交代,而是根据外部商业环境,选择性地放信息。譬如洋行统一想搞生丝价格,她就把齐价合同里关于生丝的收购份额放出来,让做生丝的大伙心里有数,不至于被打得措手不及。

这个策略,到目前为止还算有效。义兴商会声名鹊起,短短一个月内,加盟成员增了一半。

而且别人是跟风,林玉婵心中有底。她从容闳的信中读到,美国的内战依然没有止歇的迹象。美国北方多数机器厂都转做军工,制造国家急需的要件,导致容闳一个外来客,生产民用机器的订单被排到了好几个月以后。

虽然林玉婵知道这仗明年就能打完,但以目前的资讯来看,世界原棉供应持续紧张,价格持续走高,这是必然的。

所以她授意常保罗,棉花的收购加工放手去做。有义兴商会的信息整合,不会像去年似的,被洋商精准狙击。

老赵面露不满之色,蓦地打断那伙计的话:“怕不是换了别家茶叶?”

伙计脸色一僵,滴水不漏地笑道:“东家拿决策,小的只管跑腿,什么都不懂。再会,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