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太子有些心虚的起身还礼。

“张相慢走……”

张渠出了东宫之后,桓楚并未走远,张相加快了步伐,没多久就追上的桓楚,这位尚书左仆射拉着桓楚的衣袖,苦笑道:“桓翁这么暴躁的性子,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桓楚停下脚步,对着长乐宫方向拱了拱手,面色肃然:“无它,因有一圣君耳。”

张渠闻言,缓缓叹了口气:“陛下自然是圣明的,但是现在也有些……不听劝了,不瞒桓相,老夫私下里不止一次请求陛下易储,陛下都不曾答应。”

两位宰相并肩在皇城里走动,张相神色有些忧虑:“如今这位太子殿下,充其量不过是中人之姿,这也罢了,偏偏还品行不佳,陛下辛苦二十年打理的江山,可能便会在他手里开始败落。”

桓相闷哼一声:“张相你且看着,御史台的那些人虽然不知道是受了哪位皇子指使,但是他们绝不会就此停手,这件事要是闹大了,太子能不能坐稳东宫,还是未知之数!”

两位宰相对视了一眼,眼神里都有些快意。

“让他们闹去,与我等何干?”

他们两个都多少有些不喜太子,因此选择袖手旁观。

如桓相所言,事情很快就闹大了。

就在当天夜里,永乐坊的大街上,被贴满了大字报。

第二百九十三章 薄凉

宰相是文官之首,五位宰相每一个在朝堂里都有一大批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像张渠还有桓楚这种做了不少年的宰相,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他们如果肯帮助太子,不管有朝堂上有什么动静,都可以凭借人脉关系硬生生压下来。

可惜太子殿下并没有得到两位宰相的认可,他们两个都不会帮助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