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东宫里的争执不过是小孩子打闹,真正能够一言而决的,现在住在长乐宫里不曾说话。

……

如两位宰相所料,东宫议事之后的第二天,朝野上下就开始议论纷纷。

不止是御史台的官员,六部衙门还有京城各司衙门都开始上书谏言。

御史们可以风闻奏事,参人是他们的工作,并不算太得罪人,但是这些各有职司的官员一旦上书,那就是正面翻脸了。

偏偏这些人人数庞大,根本不可能全部抓起来,一旦抓起来,朝廷上下不说瘫痪,至少也要停止运转一段时间。

几位宰相也是焦头烂额,无奈之下只能把这些奏书统统送进了东宫,交给太子殿下处置。

太子殿下被气的浑身发抖,哆哆嗦嗦地说道:“留中不发,令有司衙门立刻着手封藩事宜,年节之前务必把他们三个统统赶出京城!”

张渠低眉道:“魏王呢?”

“也封出去!”

太子怒声骂道:“有他们在京城一天,孤就一天不得安生!”

张渠等人低头,按着太子的意思下去办了。

舆论这种东西,骤然一看很可怕,但是只要站在最高的那个人不予理会,那就没了用处。

除非民怨沸腾到了造反的地步。

而承德天子二十年经营,别的不说,最少在京城附近还算得上是国泰民安,也不存在什么造反的土壤,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僵持吧下来。

天子不出来表态,谁也没有办法说太子殿下什么不是。

不过这个时候,太子已经执政了不短时间,朝中也有不少投机之人,投到了太子的门下做事,此时东宫已经不再是一个光杆司令,太子手底下多少有了一些可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