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页

这些老百姓里有很多人,是在真真切切的哀悼天子,因为这个时代的礼法规矩摆在这里,有不少人是真的视君如父的,而且太康天子御极十年,不仅没有做什么恶事,京城里百姓的日子比起承德年间还要好上不少,这么个好皇帝,自然人人怀念。

可以预料的是,以后大晋要是出了什么混账的昏君,时人少不得来上一句“犹记当年昭景之贤”。

太康天子的后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工部的官员把帝陵最后一捧土下地,完成了这座早已经在建的“泰陵”,礼部的人也议出了太康天子的庙号与谥号,庙号宣宗,谥号是一个“景”字,也就是大晋宣宗景皇帝。

不过马上就要过年,开年之后新帝就要改元,此时礼部的人还在商量改元之后的“年号”,还没有出结果。

这些东西,都是跟李信没有关系的,他这会儿正在皇宫的坤德宫里,面见已经“升级”成为太后的谢皇后。

这坤德宫,历来就是太后居所,原先的太后娘娘也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是个很守规矩的人,新帝登基之后,她就第一时间搬了出去,把这座宫殿让给了谢太后。

李信垂手站在这位还算年轻的太后娘娘面前,沉声道:“太后娘娘,先帝驾崩,有许多疑点,别的不说,这龙虎山的张家必须要给朝廷一个说法,否则这事情不可能过去!”

太康天子病逝的时候,才三十多岁,正是一个男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李信不太相信什么天命,这件事情里,龙虎山张家从头掺和到尾,是一定要追查下去的。

谢太后也才三十多岁,便丧了夫君,心里自然不可能好受,她先是看了李信一眼,然后开口问道:“太保要如何做?”

“臣请朝廷下旨彻查此事,臣领羽林卫出京,亲自去一趟龙虎山,就算把这座道门圣地掀个底朝天,也要把真相追查出来!”

李信追查这件事的原因,一来是这其中的确有不少疑点,不可能不问,二来曾经的魏王殿下算是他的朋友,朋友死的不明不白,不管是为人臣还是为人友,都要问个究竟才成。

谢太后皱了皱眉头。

“李侯爷这个时候,不太适合离开京城罢?”

新帝即位没有几天,甚至连登基大典也没有办,远没有到坐稳帝位的时候,这个时候谁离京都可以,但是独独李信这个禁军将军不能离京,这一点谢太后心里看的很清楚。

她缓缓说道:“龙虎山的事情自然要查,但是不能急于一时,而且李侯爷你也不能亲自出京去查。”

李信早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他微微低头,拱手道:“太后娘娘,臣不离京这件事也可以查,如今羽林卫是谢家的谢岱在掌管,臣请朝廷下旨,让谢岱带五百羽林卫去龙虎山,把龙虎山张家该带到京城里的人,全部带到京城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