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页

所以赵嘉才会说,不是什么坏事。

李信微微皱眉:“假如宇文昭要入关,多半不会去碰种家,而是要打稍显薄弱一些的蓟门关,他们攻破蓟门关,的确要褪一层皮,但是叶家几十年的家底,也就一干二净了。”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北边的宇文部几乎是一定会叩关的。

原因很简单,北边的资源是不够一个族群壮大的,游牧民族靠牧马放羊过活,人口上限大概也就是一百万但两百万之间,再多的话便养不活了,只有进入关内,靠关内大量的资源以及耕地,才能大规模繁衍族群。

三年多时间过去,宇文昭已经把赫兰部消化干净,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宇文部的人口将会迎来一个飞快的上涨期,等到这几年出生的孩子再长大一些,食物很可能就会不够吃。

这也是历朝历代,北疆战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赵嘉叹了口气:“朝廷太过防备侯爷,以至于错失良机,太康九年年初,叶小公爷带着镇北军大败了宇文诸部,那个时候朝廷就应该下决心,一鼓作气打掉或者打疼宇文部,而不是坐视他们统一壮大。”

“即便是在三年前,朝廷也有机会对北疆动手,但是他们偏偏给宇文昭封了个燕王,这样一来,镇北军与种家军就算想要对宇文部下手,也都没了由头。”

“罢了,且不提北疆的事情了,等真打起来再说。”

靖安侯爷眯了眯眼睛,淡然道:“现在的问题是,我要不要进京一趟。”

“肯定不行。”

赵嘉断然道:“这几年时间,朝廷对西南防备成了什么样子,侯爷是最清楚的,现在不止汉中有朝廷的驻军,那位裴进大将军在安康又征募了五万人,现在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随时有打进剑门关的趋势,而且这几年时间,朝廷不知道派了多少人潜入锦城,无所不用其极的搜罗天雷的消息。”

说到这里,他看了李信一眼,继续说道:“侯爷派了陈总管来锦城监督制药的事情,属下与沐英也很注重陈总管的安全,这几年时间把他保护的很好,而那些人接触不到陈总管,就想着接触真正制药的人。”

因为锦城这几年时间一直在备战,因此需要囤积大量的天雷,这几年时间在山里弄了几个作坊,专门用来生产天雷。

做工的法子是用流水线式作业,每个人负责其中一个工序,互相不知道别人做的是什么,这样一来,就可以完成大致保密。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工人还是被朝廷的人接触了,他们或者威逼,或者利诱,用尽了各种法子,想要拿到那张关键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