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页

尽管谢敬说的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种衡还是深深皱眉,他缓缓的叹了口气。

“那位靖安侯爷,可从没有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啊……”

第九十三章 你们投降罢!

种衡接手了汉中军之后,曾经仔细研究过西南军,在他看来,西南军现在的力量,就算是加上天雷,也不足以出蜀东征,最少还要积蓄上好几年的力量。

偏偏西南一地不过百万户,就算穷兵黩武,强行征兵,也够不到推翻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地步,因此在西南造反,本就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去年北疆宇文部作乱,本来是西南最好的机会,那个时候只要西南军放下汉家的身段,与宇文部联手,南北夹击之下,覆灭大晋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西南军相较于宇文部来说,力量不足,即便与宇文部联手灭了大晋,恐怕也得不到天下,只能像从前的南晋一样,拿到半壁江山,与宇文周隔江对峙。

在种衡看来,这位靖安侯爷错失了这个机会之后,多半不会再有什么太大的动作,而是会龟缩在西南当土皇帝,静静的等待着下一个机会。

但是,李信的行为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安康距离襄阳并不是很远,即便行军速度不快,大半个月之后,十万西南军已经开到了襄阳城下。

是的,西南军并没有倾巢而出,只由沐英与李朔两个人各领了五万人,前来攻打襄阳。

襄阳城墙上,裴进,种衡与谢敬三个人,各自拿着一个京城将作监出品的千里镜,观望着数里之外的西南军。

谢敬放下千里镜,扭头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两位将军,开口道:“二位,斥候已经送来了较为详尽的情报,此次西南军并没有全军出动,只来了十万人,而我襄阳城如今,有差不多十五万兵力,依我看,咱们也没有必要据城而守,直接出城迎敌就是。”

“他们在蜀郡,我们不熟悉地形,又有剑门关拦路,朝廷奈何不得他们,但是他们主动从剑门关里走了出来,与朝廷正面碰撞,这送上门的军功,焉能不要?”

谢敬沉声道:“歼灭了这十万西南军,剩下的西南军便守不住剑门关,咱们甚至可以一举平灭西南,回京领赏!”

种衡微微皱眉,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