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比其他的前任,他死得可真不是时候。”

道尔顿毫无敬意地说。

“的确不是时候, ”女王说, “他太过强势也太过迫切了。他自己倒算得上一位‘圣人’,但教会不需要一位真正的圣人来做教宗。不过,倒也可以理解……”女王叹了口气, “罗兰和鲁特给他太多压力了。”

鲁特帝国是第一个尊奉新神派为国教的帝国,堂皇地将自己的君主加冕为与教皇同起同坐的“皇帝”。而教会原本以为能够操控的罗兰帝国, 在她执政之后也在迅速地挣脱控制。去年神判之后, 罗兰国内的宗教之争大体上平息,教会的爪牙被狠狠地拔掉了。

如果教会接下来能有一位软弱点,无能点,不要那么偏激的教皇,那么教皇国也还能与罗兰和鲁特和稀泥更久一点。

偏偏, 罗兰女王给日益腐朽的教皇国送去了一位手段强硬的“圣人”。

圣特勒夫斯二世是个……过于偏激的聪明人。

他当初被迫离开圣城的那么长时间里,流浪在外,亲眼目睹了教会的许多弊病,从赎罪券到修士们的堕落,也看到了世俗君主们对教会的日渐轻慢,以及这种轻慢背后隐藏着的武力威胁。正因为如此,他就任教皇后,才会以强硬的手段推行“回归圣洁”运动,要求教士恪守清贞节俭,倡导苦修。

“他太迫切进行改革了,危机深重是一方面,罗兰的压力也是一方面。”

圣特勒夫斯二世看到教会腐朽必然走向灭亡的危机,与此同时,紧邻着教皇国的罗兰却出现了一位有神迹作为标志的君主,并且这位君主在普通人心中有着宽容,仁慈和悲悯等等美德,与教会形成了可怕的对比。

圣特勒夫斯二世足够敏锐,也足够关切教会的未来,而这一切变成了沉重的压力背负在他肩膀上。

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罗兰帝国就会像鲁特帝国一样,进攻圣城,逼迫教会承认他们的君主为皇帝。等到那时候,教会的威严也就彻底不复存在了。

“他急于遏制罗兰的复兴,为此不惜以可敬的魄力与枢机主教们对抗。”

最终也因此而死。

有些事情,无法急于求成,哪怕它的确迫在眉睫。就像一株参天大树,你知道它正在朽败,正在走向死亡,但它根系庞杂,枝叶众多。你看它慢慢死去,也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但,圣特勒夫斯二世的归洁运动太过彻底,他贸然地揭露了主教们堕落的那一面,在将他们逼离自己的同时,也将教会这颗大树腐朽的根茎砍断。

于是大树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