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大世将出

叔梁纥见状于是索性带着颜徵前往尼丘山隐居,直到生出了儿子之后,方才回到了国都。

因为孔丘出生于尼丘山,故此名‘丘’,字‘仲尼’。

故此孔丘幼时一直是在父亲的关爱之中长大,直到其三岁那年父亲去世。

因为嫡母嫉恨叔梁纥对孔丘的宠爱,于是在叔梁纥死后,便将孔丘母子以及庶子孟皮,一起赶出家中。

颜徵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带着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孔丘在经历了这般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后,渐渐的要比一般孩童更早懂得人事。时常与庶兄孟皮一起,帮助母亲料理家事。

不过孔丘到底是年幼失父,在缺少了父亲的教导之后,有很多疑问都无人为他解答。

直到其十五岁那年,正逢李聃周游列国来到鲁国。因为李聃一曲阜友人身死,故此他便赶去主持葬礼。

年幼的孔丘为了主家的衣食,故此也前去协助处理葬礼之中的杂事。

于是便在此葬礼之上,孔丘第一次见到李聃!

或许是见孔丘资质尚可,于是在李聃逗留于鲁国期间,他便时常为孔丘答疑解惑。

至此,孔丘只觉得往日神秘的天地,好似为其打开了一道缝隙一般。

但是可惜,李聃虽然有意再教导孔丘一些日子,但是因为逗留时间已久,终究还是离开了鲁国。

而孔丘也因为母亲体弱多病,不敢远游,必须在曲阜侍奉母亲。故此也只能无奈的与孔丘作别。

不敢虽然这段求教的经历十分短暂,但是他却开启了孔丘探索天地大道的决心。

至此孔丘十有五,方志于学!

不过或许是天意使然,虽然孔丘受教于李聃。与李聃一直坚持的‘周代先王不可法’的观念不同。

年幼的孔子心中,似乎如同怀念幼年那美好的生活一般,认为‘夏、商、周’三代之治,便是最适合人族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