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拉他们上船

前几年曾经有扶贫专员下乡。他们辛苦调查了一翻后,觉得浮山这地方适合种植竹蔗,规模种植应该大有可为。

他们信誓旦旦说甘蔗浑身是宝,种了绝对不亏。比如成蔗可以卖给糖厂制糖,蔗渣可以造纸,就连蔗叶也可以用来养鱼。

于是在他们的大力建议和指导下,那年整个浮山几乎所有农民的土地都种上了各种甘蔗和竹蔗。

结果……

结果当年绝大部分农民都获得了大丰收。然而一边是蔗太多道路太烂,很多砍下来的蔗还没运出去,就已经在地里腐烂或晒成了蔗干。

而另一边是糖厂毫不犹豫集体压价,导致卖出去的蔗都填不上种植成本。

后来,那些扶贫专家和一些领导被人狠狠揍了顿。从此大规模种蔗一事不了了之。

“我也不是很清楚。”苏晴很是老实。

“别看我比小五你从外面回来得早,然而大多时候都是在家里照顾祖母以及照料地里的草药,几乎没离开过村子。要不是这些日子天天坐你们的车外出,恐怕周围村子的情况我比小五你还要糊涂。”

“那韦惠清不清楚?”苏武问道。

“她啊。”苏晴哑然失笑,“老弟,你忘了她这大半年的遭遇了吗?”

“她前夫一直闹离婚逼她回娘家,而自己还要照顾孩子,哪有什么心思关注这些事。”

苏武擦汗,才想起韦惠这一遭。

他点了点头,“原来想偷懒,所以打晴姐你的电话,现在才发现还真省不了这个心。”

苏武叹了口气,“那我一会找村里的其他叔伯问问看,可能他们清楚。”

“其实也用不着那么麻烦,”苏晴忍不住咯咯一笑。

“说起韦惠,我就想起那天我们把牛家庄牵牛定缘的队伍堵在牌楼外的事。当时不是有个表哥刘大千来找小五你吗?”

“他多少也是镇上的领导,这种事问他终归比村里的叔伯要靠谱些。”

苏武一拍额头,“姐你说得是。我这有他的电话,这就问他去。”

“小五你别急啊。我还没说完呢。”苏晴连忙制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