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六章 大有玄机

龙王夜间来找李世民,问为何没救他,被观音送去地府。到此,魏征梦斩龙王的故事全部结束。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算卦捕鱼,目的是将泾河龙王推到李世民面前,而梦斩龙王,还将龙头给李世民看,则是要让李世民肯定龙王被杀。这也可以说是在李世民面前,将龙王斩杀了。

梦斩龙王的故事,除了引出李世民梦游地府的故事之外,还有一层意思。恐吓威胁李世民。古代的皇帝,往往给自己冠上真龙天子的名号。

龙王见到李世民还说,“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其实呢,皇帝就是一个人走到到了权利的巅峰。所谓的真龙天子,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鼓吹的皇权天受思想。说白了,皇帝也是人,而不是什么真龙。而这一出梦斩龙王,是真真切切的在李世民面前斩杀了真龙,这也就变成了一种威胁,真龙都能斩杀,何况你这号称真龙的凡人。

然后是太宗游地府。

李世民被龙王恐吓后,身体就开始越来越差,眼看就要去世。魏征写了封信,对李世民说,酆都催判官和自己有交情,“必然放陛下回来。”魏征为何这么肯定,李世民必然会回来?催判官看了魏征的信后说,“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判官有这么大权利,这么肯定能送李世民回去?

李世民不仅没看到鬼差,还有御林军护送,请大驾出朝,这是寿命已到,去地府的情景?不是。

这才是正规程序的。李世民为何是这样的?

崔判官带着李世民来到地府。首先看到的就是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在路边等他。李世民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但他最被后人诟病的就是宣武门事件,弑兄杀弟逼父让位,这可是他的心头大忌。

催判官带李世民见阎王,十殿阎王“降阶而至”,“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这段里面,十殿阎王全在,还对李世民客气有加,后面还用了“分宾主坐定”,这怎么看都不是李世民去世来到地府,更像是他来串门,还分宾主座次。

谷獚

入座之后阎王说,泾河龙王告李世民,要求三曹对案。李世民详细说了斩龙王的事情。

这段话可以说将李世民游地府的原由说的很清楚了,泾河龙王要求三曹对案,“有劳陛下降临。”李世民来地府就是来三曹对案。

我们再回头看整个过程,李世民的灵魂被御林军保护出朝,见到催判官,御林军退下,由催判官带到地府,阎王出门迎接寒暄,分主宾入座,这就是李世民串门做客的程序,而不是大寿已至到地府。魏征和催判官都非常肯定的说,定让李世民还阳,就是因为他们也知道,李世民是为三曹对案而来的。

到这里也许要有人说,你没看到后文生死薄上写着,“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我们再来说说增寿这件事。

说完话,阎王命掌生死薄的判官说:

“急取簿子,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

阎王的这个举动更暴露了,李世民不是因为阳寿到了才来的地府。假如李世民阳寿已尽,不是应该在生死簿上确认了,再抓李世民来地府。而不是现在这种,先让人来了,再看看生死簿上的寿限。

崔判官去查看生死薄,

崔判官这个吃惊就更奇怪了。如果李世民来地府是因为大寿已至,人都来了,看到生死薄上记载和现实相符,不是正常的么?怎么会惊讶啊?因为崔判官明确的知道,李世民来地府是来三曹对案的,并不是大寿已至,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的寿限会是在今年,所以才惊讶。

让李世民来地府的借口,是泾河龙王要求三曹对案。阎王让查看生死簿是计划之外的事。阎王和崔判官都没想到,李世民的寿限就在今年。因此催判官看到生死簿的记载,才大吃一惊,赶紧给李世民添了二十年寿命。

李世民知道自己寿命还有二十年时,又问了亲人的状况,知道自己妹妹不久于世,还答应阎王来送南瓜。

李世民特地问了他的所见,他并没有见到背阴山、奈何桥、十八层地域等。可见这个有去路没来路的说法是假的,而说这个慌的目的,就是要带李世民游览地府。

在枉死城,李世民见到了六十四处烟尘和七十二处草寇,这都是他杀死的人,都在冲他喊:“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李世民从相良处借了一库金银,答应做水陆法会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