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超品奇才[校对版] 穷四 1455 字 2022-10-30

“对,机械公司现在生产的农机具,用的设备跟技术,都是苏联的,就是他弄回来的。还有现在市场上的风雨牌加湿器,也是他们家的产品。咱们市里的纺织厂、服装厂等多个工厂,用的苏联机械都是他弄来的,既便宜,又好用,甚至有的还搭赠技术。”张瑞强补充道。

“是这样啊,那你们对这个折算股份的事儿怎么看?”市长点点头。

徐副市长这时候开口说道:“我觉得可行,李明德跟我汇报了,这摩托车生产线,加上技术等,虽然值不少钱,但我们同样要出地皮、厂房,所以折算成股份,其实并没有多少。只是要弄新的地皮跟厂房,机械公司要投资不少钱,今年上交的利润,可能会少一些。尔摩托车一旦下线,利润会超过农机具!”

张瑞强是负责国企改制的,对全市的国企非常熟悉,他想了想说道:“市长,我记得西面那个自行车厂不是黄了吗?那片地方很大,相邻的第二纺织厂不是搬走了么,两个厂的地方合并,都不用怎么建造新厂房,直接就能用。”

“那么大一块地方,都给这个新的摩托车分厂?”徐副市长不太同意,认为有些浪费。

“我们可以让对方弄两条生产线,从年产量十万台,弄到二十万台。而且用自行车的地皮,就可以解决一些自行车厂的老职工上班问题。都是两个轮子,应该有些技术相通的地方吧?”张瑞强显然有他的规划,他认为摩托车的前景非常好,年产十万台有些少了。

“两条生产线,他能弄到吗?”市长皱着眉头问道。

“那是他的事,弄不到我们正好以规模太小压低他的股份。”徐副市长觉得张瑞强这么做没错,正合他心意。

……

“啥?要两条生产线才行?这,有些困难啊。两条生产线,那折算的股份,可也要相应的增加!”

中计了,冯宇大喜,基兄弄到的,本来就是两条生产线。他故意将摩托车的前景夸大,还夸出海口,如果销量不好,他来负责。果然,市里看到利益,开始压着他必须弄到两条生产线。

“对,这是订好了的,相应的股份,你不用担心,该给你的,还是你的。”

一条生产线最少折算四百万卢布,再算上相应的技术,两条差不多能换回来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股份,距离变成第一大股东,可就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好吧,这事儿我答应了!”冯宇装作为难的样子,咬着牙答应下来,其实心里乐开了花。

“两条生产线,算上新技术,给你百分之十八的股份。”

“等一下,多少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