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是啊,我听我在苏格兰场工作的亲戚说,达西小姐没有认罪,一直提出上诉。”

“可是,证据确凿了。”

“感觉扑朔迷离的,得有人去替达西小姐查明真相才行啊,诶,最近怎么没有听到福尔摩斯先生的消息啊,这应该归他管啊。”

“对啊,福尔摩斯先生呢?”

有人提到了名誉伦敦的大侦探,可是那位大侦探……

莫里亚蒂戴上了帽子,穿过人群,他混着讨论声而行,由衷觉得有时候能够听一听人民的声音,也是一件不错得到事情呀。

作者有话要说:

第133章 恨铁不成钢

传闻达西先生和达西夫人回到了德比郡,所有德比郡的律师都被邀请到了他们家,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但是没有一位律师愿意接下达西小姐的案子。

有记者去拜访其中一位律师,询问他缘由,律师摆了摆手,十分为难:“达西小姐这桩案子已经证据确凿,没有任何人能够为她翻案。”

事实上,实情远不止于此。

达西先生的财富虽然能购买下半个德比郡,可是在面对达西小姐谋杀劳伦先生一案,他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找不到一个愿意接下此案的律师,听说在德比郡碰壁以后,达西先生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德比郡,而是放到了整个国家,只要能够接下此桩案件,必有重谢。

新闻媒体持续跟踪这桩案件,认为克洛莉斯·达西是杀人凶手和认为克洛莉斯·达西不是杀人凶手的各占一半,前者有艾琳的供词和凶器上的指纹为证。而后者认为克洛莉斯·达西没有杀害劳伦先生的动机。

直到《伦敦晨报》披露了克洛莉斯·达西杀害劳伦先生是因为她写给劳伦先生信件的另一部分,信的另一部分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艾琳·莫里亚蒂已经确认这个说法属实。

达西小姐那封丢失的信件还没有被找到,《伦敦晨报》的消息一出,金钱、绯闻、杀人动机这些事物如同裹上了金光闪闪的外衣,它诱惑着人们,吸引着人们。

信件是被一个流浪儿给弄丢的,所以有许多人认为那封信还在流浪儿的手里,伦敦的流浪儿比蚂蚁还要多,他们又是居无定所的一群人,寻找一个流浪儿无异于大浪淘沙,不过依旧有人在执着地寻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