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页

王怜花否决承认是柴玉关的血脉,毕竟他姓王不姓柴。

“至于朱七七,呵,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柴玉关已死多年。除了他的仇人,谁会记得柴玉关是谁。”王怜花默了默,却是摆上一副嬉皮笑脸。

“老师今儿突然提起朱富贵,又说起朱七七不是朱富贵之女而是柴玉关之女,可是有什么事儿需要徒弟做的?”王怜花笑中带着紧张的问。

王怜花是把苏清之当成父亲来看的。毕竟岳父也是爹嘛!

苏清之定定的看了王怜花好几秒,才幽幽的道:“只是收到了一张拜帖,上面写了‘朱富贵’三字。”

第210章 第18个故事!

“他想干嘛?”

“应该问, 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苏清之笑了笑,却丝毫不在意,甚至有点儿反讽意味儿的接着道。“读书人和江湖人士应该区分开, 和所谓的豪富, 商人之家更是存在着互相鄙视。”

里面透着阶层。纵然很多穷书生选择娶妻商户女,靠妻子娘家扶持考取功名以后,不选择抛弃糟糠妻,被誉为很有良心, 不代表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

士农工商的阶级,不是假的。

作为六元及第,差点就进入内阁,官居一品的读书人,现在因故致仕,成了教书育人的书院院长,最有资格说有‘天下首富’之称的朱富贵不知礼。

一介商贾, 有什么资格送上拜帖?

苏清之把朱富贵送来拜帖的事,云淡风轻的说出来, 就代表了苏清之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天下首富了不起啊,他还是名满天下的一代名仕呢!给他下拜帖,收了不在意,才是苏清之应该有的态度。

“朱富贵那里不必在意。”苏清之是真的不放在心上,对王怜花说道:“或许有江湖人士买他朱富贵的账,可老夫乃是士子, 是读书人, 是一代文豪, 与‘天下首富’可没有对等的关系存在。”

后世或许可以有钱到为所欲为, 而在古代, 为所欲为的从来都是特权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