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欧阳老头儿正说的兴起,突然被打断,不由呆了一下说:“这个……现代是有这个说法,来源已经不可考,但根据以前的考古发现,中国从殷商时期甚至是更久以前就有玉石的开发利用,应该不单单这么简单,比如早期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的遗迹中都曾经发现过不少的玉制品,也就是说远古时期的古人已经开始重视玉石,并逐渐在各种日常活动中使用并赋予它一种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此后玉的用处和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经历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这段时间,是青铜文明往玉文明转化的重要时期,诸子百家文化大繁荣,玉逐渐也从王室地位往士大夫阶层迁徙,佩戴玉石也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不再仅仅只是祭祀和占卜的神秘道具,而后延至秦汉,普通富贵阶层也可佩玉,而至唐宋时期,上至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只要家境稍微殷实的人,也都开始佩戴,于是就慢慢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中华独特的玉石文化,古人言,玉色清纯,光洁温润,乃是石中君子,于是文人又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和意义,佩玉既是彰显身份地位,也是暗喻人如君子,谦逊高洁,而随着玉的使用和发展,到如今的形态也呈现千奇百怪的样子,有玉璧,玉环,玉玦,玉瑗,玉玺,玉佩,带钩,扳指,如意,以及各种形状的挂饰、手玩件、摆件等等,赋予它的内涵也不再仅仅只是象征和地位,而是逐渐成为一种商业价值的体现,近些年,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人类也探知玉石内含有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元素,长期佩戴或许能够对人体健康起到一定作用,逐渐就有了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但这个说法……并不是玉石原本文化所富有的内涵。”

欧阳青萍一翻长篇大论说的口干舌燥,不由自主的掏出小玻璃瓶咪了一口地元真水,舒坦的闭上眼睛直哼哼。

杨凌也是诧异的看着这个瘦老头儿佩服的不得了,果然是玩玉的行家,一口气说这么多竟然不带停顿的,等老头儿睁开眼睛,他疑惑的问:“您说萧皇后容颜不老,数位君王为她痴迷会不会是这柄玉如意的功劳?”

欧阳青萍微微摇摇头说:“应该不是,因为人养玉玉养人这个说法本来就不太靠谱,或许是有些作用,但也不至于强大到如此地步,中国历史上的美人何其多,不然也就不应该只有萧皇后一个女人留下传奇了,古人爱玉,也不止她一个人长期把玩玉制品吧?所以,应该是其他因素,或许是她本身体制的原因,又或许,是这件玉如意与众不同,反正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无从考证。”

“对呀~!”杨凌看着手中这件貌似震动棒的玉如意恍然大悟,这个玉如意本来就与众不同,它是元能矿石制成的,里面富含元气,或者萧皇后一天到晚拿着它把玩儿,夜里更是用它在身体里面进进出出,慢慢吸收了里面的元能,也就改变了体质,从而保持容颜娇艳,青春不老,他脑海中不由浮现一个娇艳若花的女子衣襟散乱,独卧牙床,手持一根玉如意娇喘呻吟的模样,顿时忍不住夹了一下腿。

一定是这样,元能矿石和生命矿石一样,富含超越目前人类所知的元能,这种能量神秘而高级,既然生命矿石能够改善人类体质,元能矿石应该照样有特殊的功能,这也成就了萧皇后一代传奇,而她的美貌也一定相当的充满诱惑,要不然隋唐演义中也不会有李密甘冒被杨广杀头的风险也要使劲看她几眼。

想到这里,杨凌微笑着说:“欧阳教授,这个玉如意我就拿走了,您不介意吧?”

第191章 73年的茅台

“不介意不介意~!”欧阳青萍赶紧摇头。

“这个东西我研究了几十年,如今早就没有了兴趣,放在这里很久没有动过了,小杨你是修练仙家道法的人,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见识不一样,此物神秘,或许您能够研究出来一些东西,也算物尽其用,如果哪天有了结果,希望也能告知我一番,好让我解开一个心结!”

“这个没问题!”杨凌一口答应,然后簇簇眉头问:“这东西也算是一件国宝,我就这样冒然拿走您这儿不会有问题吧?”

欧阳青萍笑着摆摆手说:“此物尽管放心拿去,虽然它价值极高但却有些上不的台面,您也可能看出来了,这东西不是一个正经物品,呵呵,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也想把这玉如意捐给国家,博物馆的几个老家伙研究了一番后退给了我,说这东西是国宝物品不方便展览,那时候的风气可不像现在这么开放,国家对文物的管制也很松懈,主要是发展经济,于是它也就成为了我的私人物品,再说,我在玉石古玩界也算小有名气,哪怕更珍贵点儿的物品,也没人说什么,不过……”他停顿了一下小心翼翼的提醒说:“您今天在池胖子家拿走的那尊人俑,希望暂时不要让别人知道,池胖子与我从小交好,不是坏人,只是有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干些偷鸡摸狗的违法勾当,如今都一把年纪了,我也不想他临到入棺材了还被弄的身败名裂,所以,还请小杨担待些,我这里还有些凡俗的物品,您只要看的上眼随时都可以来拿走。”

杨凌点点头说:“欧阳教授这个您放心,我知道分寸,走吧,今天能够从您这儿得到这件物品,也算收获不小!”

两人走出这间储藏室,杨凌看看时间,已经是中午时分,于是就准备告辞,欧阳老头儿却不干了,拉着他非要留他吃顿中饭,杨凌推辞不过只好留下来。

欧阳青萍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都早已成家立业,所以并没有住在一起,只是偶尔抽空来看看他,这栋西山居别墅内除了他之外,平时只有两个雇工,一个中年女人负责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主要看管院子的花花草草,浇水修枝,顺便负责安全,今天欧阳梅一家人也在,别墅热闹不少,午饭也做的还算丰盛,鸡鸭鱼肉摆满了一桌子,七八个人围坐在一起,欧阳梅看见杨凌出来手里并没有拿东西,态度也是好了不少,加上张玉瑶在,吃饭还算和睦。

欧阳老头儿不知道从哪儿翻出来一瓶旧的掉渣的玻璃酒瓶,笑眯眯的对杨凌说:“小杨,这还是我上世纪七十年代买的一瓶茅台,放了都快四十年了,今天请您品尝一下。”说完就打开酒瓶,给杨凌满上一杯,一阵浓郁的酱香弥散而出,顿时让他忍不住猛吸几下鼻子,不由好奇的接过瓶子看了一下,标签都已经陈旧的严重褪色,模模糊糊写着茅台两个字,下面写着生产日期:1973年5月,日子看不清楚,后面还有个价格: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