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页

杨凌皱了一下眉头说:“我不需要特殊钢材,只要最普通的钢锭就行,请问你什么时候能够准备好?”

司马晨更高兴了,无比激动的说:“不……不用准备,我们的堆场现在就有。”

“那就好!”杨凌也送了口气,国家既然给他开了这个口子,允许他直接和钢铁厂接洽购买钢材,明显是已经默许了他大量收购钢铁的行为。

“对了,我还需要三十万吨铜,七十万吨铝,还有一些其他的材料,清单一会儿我发到你的手机上,你也一并帮我处理好,至于货款,你把收款帐号发给我就行了!”

第643章 保密项目

杨凌也没和这个司马晨多说话,他不过是国家部门安排和自己接洽的一个干部或者是其他身份的工作人员,不值得浪费口水。

挂了电话之后,杨凌就把修建十座小型基地的材料清单和每种材料所需要的数量都一并发到司马晨的手机上。

司马晨,四十三岁,沙钢集团总经理,三个月前还是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常年主持经济工作,因此在经济发展方面颇有经验和建树,本来在官场上正发展的一帆风顺,却突然被调到钢厂做总经理。

从市长到总经理,从理论研究变成实际操作,几个月下来,司马晨感觉心力憔悴,而且加上刚刚爆发一场战争,也正赶上全球经济严重下滑时期,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退潮,大宗商品交易几乎一路下滑,全国除开一些大的钢铁企业在国家的支持下还能坚持之外,大量的中小型钢铁厂早就坚持不住,每一个钢铁厂都是大量的成品堆在库房没人要,沙钢虽然在国内来说,产量和规模都位居前三,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但照样被库存压的透不过气来。

和杨凌通完电话,司马晨坐在办公室等了不到三分钟,杨凌的短信就发了过来,他也只随便看了几眼,上面提到的也都是些常见的金属品种,只不过每种的要求的数量都很大,几乎也只有中大型的金属冶炼厂才能满足。

他把集团下属钢厂的收款账户回复给杨凌之后,就端起茶杯开始喝茶。

十天前,他接到省委领导的指示,要求他和一个叫杨凌的人联系,说是这个杨凌要买一些钢铁材料,原因和用途都没说,不过他也没有意外,领导安排的任务,无论什么原因,都要好好的完成,再说现在钢厂销售情况差的一塌糊涂,哪怕一两个亿的进账也是好事儿,于是他接连给杨凌打了几个电话,发现一直都打不通,只好发了一条短信过去,一个多星期过去,忙来忙去他差点儿都把这件事忘记了。

“三百万吨,好大的手笔,就是可能收款有点儿麻烦啊!”司马晨一边喝茶,又把杨凌发过来的清单看了一遍。

不过随即他又苦笑着摇摇头,现在钢厂这种状态,能求爹爹告奶奶的把库存的钢铁弄出去也算本事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桌上的办公电话突然响起来,他顺手拿起话筒。

“晨总,收款账户上突然多出来四百亿!”电话里传来一个女人激动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