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王老师他刚喝了一点。”本田樱如实说。

本田菊把玩着那只杯子,下意识寻找杯口被王耀的嘴唇润湿过的地方,别有意味地问:“耀君他觉得我们的茶怎么样?”

“他喜欢得很呢!”本田樱欣喜地说,“他说我们的茶清香好闻,像原野上的风一样。”

“他真是这么说的?”本田菊斜过眼睛看他的妻子。

“是呀!我也很高兴他喜欢呢!”本田樱天真地笑道。

本田菊点点头:“樱,去帮京子准备午饭吧。”

“是!”本田樱一鞠躬,轻快地出去了。

本田菊回味着刚才的对话,想起他第一次见到王耀时的情景:在一车厢各色中国人中,一张清俊的面孔有些突兀地被昏黄的灯光照亮,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带着说不出的忧伤,一种独属于艺术家的忧郁。他悄悄挤到那个中国人身边,悄悄地打量那个人的侧脸,直到王耀不小心撞上他的胸口,沉浸在自己内心世界中的中国人才终于发现他。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王耀带着画板登上位于城市北面的高尔山,“高尔”在满语中是“槐树”的意思,这座不高的山上长满了挺拔的槐树,到春天便会飘逸着槐花的香气。山顶有一座辽代古塔,已有近900年历史了,30多年前的日俄战争中,塔的下半部东南面被炮弹炸毁,后经简单修缮,塔虽不至于倒塌,但却有些歪斜。

王耀挑了一个能看见完整塔身的位置,把画板架在地上,准备好画布和绘画工具。拿一支铅笔对着塔竖起,然后便开始打稿。高尔山是王耀写生的理想地点,以前他也会到城市中间那条壮阔的大河边作画,河洲上的白鹭总是那么美丽。可是自从他在河滩上看见无名的白骨后便不愿再去了,在这个年代,满洲的中国人莫名其妙曝尸旷野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