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到了后面就还不错了。

魏思温一拍大腿说道:“哎呀,你这一手楷书,可惜了。”

在他看来骆时行的楷书已经初具风范,在这个年纪来说很不错了,很多小少年在他这个年纪笔拿的都不稳。

骆时行放下笔也有些满意,他的字其实不如以前好,但这具身体控笔的能力比以前强了一点。

县令是看不出字好坏的,他看字就一个标准:能不能看懂。

如果来个人给他写飞白书,就算写得再好,他看不懂也会觉得不好看。

恰巧楷书他就看得懂,拿起纸开开心心说道:“甚好甚好,这是劝学的诗吧?”

骆时行勉强笑道:“是的,就是鼓励大家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多实践。”

县令更加喜欢骆时行了一些,因为这孩子写的诗他能读得懂,而且还朗朗上口,不像魏思温,写的诗有的时候带了一些典故他就看不懂,还要解释。

一旁的魏思温心中纳闷,这诗是挺好的,哪怕就是没读过书的听了也能明白其中意思。

可这诗也太老成了一些,尤其是那句“少壮工夫老始成”,这要是个几十岁有阅历的老人说出来还有点说服力,骆时行才九岁啊,过了年还要等他过了生辰才十岁,这么小的孩子懂得什么叫“少壮工夫老始成”?

但这孩子的确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写完的诗,而且魏思温也是真的没听说过,否则这样的诗不可能籍籍无名。

难不成骆时行这个神童是开了前世智慧吗?

第61章

县令喊人拿过来一个漆盒,将那张纸珍而重之的放在了漆盒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