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分地就要统计人口,这也是个重要的工程。

第三才是修路和修房子各种基建,可以说这种东西是在解决温饱之后才能去追求的。

朝廷拨的钱跟募捐的钱,骆时行分为了两部分,募捐的钱可以支配得自由一些,而朝廷拨的钱他决定干脆用来买粮食,并且是依照当地物价来买,然后州府平价出售,至于百姓的钱从哪儿来……那么多需要建设的地方呢!

现在还不到需要耕种的季节,可以一边开田一边让他们做工。

然后他从募捐的钱里拨出来了一部分用来购买粮种。

王璿有些奇怪:“为什么要分这么细?”

骆时行解释说道:“咱们的粮种都是韦子耀千辛万苦改良过的,肯定要比普通粮种贵,朝廷那边不好糊弄的。”

他也不是为了给北带县捞钱,而是北带县是有专利这种东西的,如果千辛万苦搞发明创造的人被抄袭被无视,久而久之谁还会去发展科技呢?

不能让科研人员吃不上饭,骆时行不仅要让他们吃饭,还要给他们打造崇高的地位,让更多的人投入其中。

这种想法其实是有些大逆不道的,因为这种科研人员严格算来是在工的行列,也就比商人地位高那么一点,可能跟大佬们的三观有冲突。

于是骆时行从来没提过地位之类的,只是多给他们开工钱。

这一点大佬们倒是无所谓,他们也知道生产力的重要性,多给点钱也没什么。

而专利费也不能完全靠联盟的财政出,那样容易入不敷出,所以这些钱其实也包含在粮种的价格里面。

骆时行如果要跟朝廷报告这些钱都花在哪儿的话,肯定要一笔一笔细细记录,但是募捐的钱……坦白讲,他肯把明细写一写已经算是有良心的了。

王璿听了之后不由得失笑:“你也太小心了一些,大不了就说去广府买的粮种,多出来的那些钱是路上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