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港口,船只的购买倒是容易很多,因为骆时行给经略使写了一封信。

货船并不是战略物资,想买也不难,只是骆时行要买的多所以提了个要求:还想带点匠人过来维修。

这年头匠人没有特别明确的分工,一般修船的都会造船。

骆时行写信给他其实就是随手为之,如果经略使帮不上忙也没什么。

然而经略使却十分重视这件事情,骆时行这个港口是太后都点头的,现在朝中上下谁不知道交州虽然地处偏僻,但交州刺史却是太后心腹,甚至是心腹中的心腹。

反正无理论是谁都在武曌那里都没有过提出一个想法武曌就点头的待遇,这么多年以来,骆时行是唯一一个。

要不是骆时行来历可查,大家都要怀疑他是不是跟太后有什么亲缘关系了。

不对,就算有亲缘关系也没用,太后自己的亲生儿子不是该流放照样流放?

很多人都分析骆时行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然而看来看去也没看出来他到底做了什么能讨太后欢心的事情。

送镜子只能算是投其所好,培育出粮种的确有点本事,但也不至于让太后这么对他另眼相看吧?

大家分析半天也没分析出结果,只能归结为这孩子身上可能有点什么神神叨叨的本事让太后看重。

经略使也没想到当初他一时兴起提拔上来的县令现在这么厉害,不过他倒是没有像其他朝臣一样去分析骆时行,他又不想升官,只想平平安安老在任上,过两年直接乞骸骨就行了。

当然就算如此也不能得罪骆时行,反正骆时行只是拜托帮忙,事情也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