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刺史奏疏发出去之后就安心等着朝廷的反应。

但是他没想到骆时行的奏疏跟他的奏疏是同一天到洛阳的,但是因为骆时行又是岭南经略使又管着好几座军火工厂,最重要的是现在大家都确认这位虽然不在洛阳,但深得皇帝信任和宠爱。

所以骆时行的奏疏是第一时间被安排禀报的,这就导致骆时行先禀报了朝廷吐蕃赞普给他写信的事情,并且还把信给送了来,紧接着就有广州刺史告状。

武承嗣听了之后十分生气说道:“如今正处在关键时刻,广州刺史这是做什么?他莫不是投靠了吐蕃?”

在这个时候把骆时行撤下来绝对是不明智的,哪怕他真的跟吐蕃赞普来信,只要他没有背叛大周,都不可能直接定罪。

众人听了之后都诧异地看了一眼武承嗣,心中暗自嘀咕,这……算是近朱者赤吗?魏王什么时候这么有脑子了?

很多人都觉得广州刺史不太清白,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怎么那么快得到的消息?就算他在交州安插了人手,情报从交州到广州也需要一段时间,陵定侯的反应已经很迅速了,而广州刺史的反应迅速就很有问题。

实际上武承嗣压根就没想这么多,他就是……习惯性地扣帽子,诬陷嘛,这种事情他最拿手了,也就是最近他事情比较多,也找到了做实事的快乐,别的不说,现在兵部那些属官对他的恭敬都是真心实意的,对比一下以往就能看得出敷衍。

武承嗣心里也别扭过,但有了武三思的前车之鉴,他很明白这个时候不能随便搞人,只好眼睛一闭当做什么都没发现。

不做那些事情并不代表他技能退化了啊,需要的时候他还是能重新用出这个技能的。

武曌显然更了解侄子一些,并没有觉得武承嗣聪明了,只是感慨,自从武承嗣跟骆时行一起做生意之后,为人都正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