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使把一份折子高高举起,胤祚不等梁九功动手,亲自跑去拿了交给康熙。

康熙打开一瞧,脸上笑容不由越来越大,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不怪他失了仪态,天下苦天花久矣,若能在康熙当政期间实现防控,不吝于一场天大恩德。且不说百姓如何受益,他只凭这一点便能被称为圣君了。

为皇为帝者,最在乎的便是生前身后的名声了。

康熙一直不曾放松寻找天花的防控手段,此前已然有了人痘,然而人痘凶险,种痘后死亡率极高,故而无法全面推广。

但牛痘就不一样了,牛痘的死亡低啊!两百多人死一个,这个比例康熙完全能接受,更何况那个人还未必是因为种痘死的!

他几乎迫不及待想看到大清再不用闻“花”色变的那一天了。当即叫人去请太子并一众大臣来御书房议事。

众臣被康熙召来时还一头雾水,但听康熙说完前因后果,一个个激动起来。

谁不害怕天花呢?越位高权重的人只会越害怕,要是这牛痘有用,对他们自己也是大大的好处啊!

众臣自是一番歌功颂德,拍马屁的拍马屁,哭唧唧的哭唧唧,一个个激动地仿佛捡了钱。

胤祚站在旁边只觉得叹为观止,更可怕的是以他的眼光竟觉得这些人十分真诚,一点表演痕迹都没有,放到后世可以吊打一众演员。

怪不得能混成康熙心腹,果然没一个是简单的!难怪人家都说聪明人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太差,今儿他算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