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说:“你不是一直嫌京城日报不赚钱吗,其实一份报纸就卖两文钱,刨去成本、人工和稿酬,怎么算都赚不到什么大钱,不过搭上精力赚个吆喝罢了。”

三阿哥点头,他并非想赚钱,只是《京城日报》办到如今看似红红火火,他却没什么功绩,胤祚所说“引导”舆论的作用倒是瞧见一些——就是胤祚浪的没边那两回,但于政治上还没瞧见什么建树,三阿哥不免着急一些。

他想着旁的功劳暂时没有也就罢了,赚点银子也是好的,不管自己得了还是流到国库,好歹没白忙活一场。只是《京城日报》定价实在低,哪怕一天卖上数万份,利润也不过那么一点。

提价更不成了,《京城日报》的基石就是阅读量、是百姓,价格高了普通百姓买不起,《京城日报》便失去了根基,到时别说赚不到钱,连办下去的意义都没了。

三阿哥已经愁了好些日子了,想来想去都觉得只能等,说不定哪□□廷用得上《京城日报》,那他也能捞上一份功劳。实在不成也就罢了,《京城日报红红火火,三阿哥名声大涨,哪怕没有实际利益他也乐意办下去。

今儿胤祚就来给他送利益了,后世报纸刊物什么时候靠本身销量赚钱了?

他们赚的都是广告费!

胤祚给三阿哥解释:“……就把报纸中间对折那道缝的位置,或者排版剩下的犄角旮旯拿来做广告,咱们报纸销量大,那些商户想来很乐意掏银子。根据位置优劣和广告词字数收银子,一天赚个几百两不是难事吧?”

只按一天五百两算,一个月便是一万五千两,一年便是小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是什么概念?

大清一位亲王一年的俸禄不过一万两白银罢了!这还算多的,一品大员一年俸禄不过才一百八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