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英桥只能选择让席巧上。

而苗阳旗下的男演员中,在顾承宣之前,还有一位更加有名,也获得过电影奖项的男演员,但是最终苗阳却选择了顾承宣,这本来显得有些奇怪。

但是陈覆在思索过后,猜测这其中可能有一些利益交换,才会让顾承宣这样的,可以说是新人电影演员的人,登上大荧幕。

从未在电影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的顾承宣,比不上席巧的地位与身份,别人自然会以为,席巧才是《太岁》的票房担当。

这样,在后续的营销宣传、乃至于整部电影中,别人都会更加地关注席巧的存在;电影真正的大男主顾承宣,反而被夺了势头。

如果后续《太岁》的票房足够高的话,那么这份实绩,说不定就成了她席巧的,而并不属于顾承宣了。

为什么?

因为席巧才是前辈;在观众们眼里,她才是担票房的那个主角。

正是因为这样,席巧现在才要加戏,让自己票房担当的名头名副其实。

但是对于这种局面,苗阳和顾承宣不会想不到吗?他们一定也有过对应的预案,并且有过一定的把握,才决意让顾承宣来接这部戏。

他们的把握在哪里?

在于顾承宣本人。

席巧的确是在电影领域有着极大的声望与实绩,顾承宣比不过。

但是顾承宣在电视剧领域的路人盘,同样是大到席巧望尘莫及的。

席巧一年也许就一两部电影上映,每次也就那么一部分固定的、喜欢看电影的受众。

但是顾承宣就不一样了,他的上星现代剧,一放就是两三个月,天天陪伴在人们身边,这种追剧的吸引力,让顾承宣有着更加强大的路人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