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可聆的脸色瞬间就好看了, 他笑着对他说:“你好, 谢谢你。”

不过他还是以超乎寻常的安静,安安分分地坐在陈覆的身边,聆听着陈覆与这位导演的谈话。过了一会儿,他终于知道了陈覆与这人相识的来龙去脉。

这个男人大概四十岁上下, 名字是哈尔斯?尤金。

他的名字一下子就让陆可聆意识到他的身份。这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电影导演,备注,商业片电影导演。

他的成就几乎全部集中在每年的那些票房冠军上, 好像他生来就可以感应到观众喜欢看什么、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让观众买账。

但是在传统的、能拿奖的文艺片方面,哈尔斯的名气就没有那么高了。可以说,他从二十多岁开始拍电影这十几年来,就一直是一个商业片奇才。

但是他从来没有真正夺得过,哪怕一个, 为他正名的「最佳导演」奖杯。

人们吹捧他的电影,喜欢他的电影,但是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哈尔斯?尤金的电影有什么内涵啊,够爽就行了”。

这就是贴在哈尔斯身上的刻板印象。

从多年之前,他就有意转型。他已经通过商业片赚了不少,因此可以去追逐自己的文艺片梦想了。

可惜的是,前几年,他的转型之作惨烈地失败了。既没有票房又没有口碑。观众和影评人都觉得这位导演恐怕是江郎才尽,又或者是为了捡芝麻,反而把西瓜也给丢了。

但是哈尔斯并没有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