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有何惧哉!(万字更求月票)

但他不接受也没有办法。

当时的齐朝,既无可战之兵,也无可战之将,就算勉强打下去,也只会迎来更加惨痛的失败。

而后,齐孝宗重用赵彬甫作为宰执,整饬军事,但赵彬甫毕竟是一介文臣,远远比不上韩甫岳将军,而且当时的军备废弛到积重难返的地步,所以赵彬甫最终积劳成疾、病重身死,新一次的北伐也最终未能成行。

齐孝宗空有北伐之志,但最终也只能是扼腕叹息。

而在这个历史切片中,楚歌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首先是让这场大战提前到来,让当年的那些百战老兵仍然还在当打之年。

其次是成建制地保留了韩甫岳将军的军队,让韩甫岳将军复起之后,直接可以以此为骨架进行扩军,而无需再从头练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保住了韩甫岳将军的命。

被害那年,韩甫岳将军才三十九岁,哪怕是十年后,也才四十九岁,仍旧算得上是正值壮年。

而只要有韩甫岳将军在,原本打不赢的仗,就能打赢。

金兵集结重兵围攻齐军,本来是一场大胜、逼迫齐朝议和,可是在遇到韩甫岳将军之后,就变成了一场溃败。

至于收复燕云、金国内部叛乱四起……

这其实都是原本在十年前,就可以达成的结果。

实际上,当时金国已经是内忧外患,所以金人才不得已签订和议,整理内部矛盾,十年后才敢再度南下。

但十年后,完颜海陵也仍旧没能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一直打赢还好,一旦兵败,这些问题就全都暴露了出来。

于是,韩甫岳将军再起,齐朝举国振奋,在上下一心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战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

楚歌的视野中,雾气逐渐弥漫。

而后,一行系统提示出现。

【试炼幻境:八千里路云和月】

【通关!】

而原本的通关评价,却并非几句简单的评语,也不是诗词,而是一个人物生平梗概。

【李浩,齐朝宰执,籍贯江宁。】

【政和五年,李浩进士及第,任太学学正。齐英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平二年,被俘至金,为完颜昌所用。】

【齐高宗建炎四年,李浩回到齐朝,力主齐金议和。后擢为参知政事,随后拜相,任上整饬吏治、励精图治。次年,被劾落职。】

【三年后再度拜相,前后独相十余年,任上劝谏齐高宗继续抗金,但齐高宗不听,执意冤杀韩甫岳将军、与金人议和。】

【李浩在皇帝与一众投降派大臣之间周旋,暗中调换狱卒救下韩甫岳将军,并做出许多安排,确保十年后韩将军再起时有可战之兵。】

【隆兴元年,金主完颜海陵以举国之兵进犯。李浩力谏齐高宗禅位,逃往海上。后,海船爆炸起火,齐高宗崩于海上。】

【齐孝宗夺李浩爵位、谥谬丑。后韩甫岳将军北伐建功,力主为李浩平反。齐孝宗追赠李浩申王,谥忠献。】

【李浩其人,后世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他是齐金议和、韩甫岳将军蹉跎十年的罪魁祸首,是朝中权奸,是投降派代表人物,金人和议中“不可以无罪去首相”就是罪证;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奉齐高宗之命行事,暗中保下韩甫岳将军,是十年后隆兴中兴的第一功臣。】

【评价: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这一条生平梗概,几乎是将楚歌扮演的李浩一生中的辗转蹉跎全都给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

楚歌看着生平梗概,不由得感慨。

这个李浩,是《暗沙》中的虚构人物。

他人生的前半段,跟秦会之一模一样。

直到第二次复起成为当朝宰执,与金人和议的时候,情况才发生变化。

历史上的秦会之,在权势欲望中彻底沉沦,变成了一个既无礼义廉耻、也无家国大义,变成了齐朝这个并不清明的环境中的一个搅屎棍,让整个齐朝,乃至整个华夏,更加向着深渊坠落。

而楚歌所扮演的李浩,虽然也站在了同样的十字路口,但却仍旧忍辱负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暴自弃,而是仍旧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度。

之后,才有了隆兴北伐的中兴盛世。

而历史也终究给了两人客观公正的评价。

原本的秦会之权倾朝野,他知道自己死后一定会遗臭万年,所以想方设法地篡改史料,抹除韩甫岳将军大胜的功绩,想要将韩将军污蔑为一个临阵脱逃、并未取得多少战果的普通将领;又大肆篡改史料,想要欺世盗名。

但史料或许可以篡改,但民心,却是任何人都篡改不动的。

于是,秦会之先被追赠为申王,谥忠献,后来被追夺王爵,改谥谬丑。而他本人也被铸为跪像,遗臭万年。

而楚歌所扮演的李浩,虽然在当世也背了权奸的骂名,但在韩甫岳将军的力主平反之下,最终追谥为忠献。

而后人,也可以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逐渐复原他为了保护韩甫岳将军、保下韩将军的嫡系部队而做出的努力。

楚歌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无憾了!”

说实话,这副本的第二阶段对他来说,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最开始无可奈何地认识到李浩就是秦会之的这个事实,再到尝试着劝谏皇帝无果,最后强行破局、完成翻盘,楚歌自己也对自己的表现相当满意。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全程甚至都没有用到英灵召唤的功能,就顺利通关了。

什么叫真正的硬核玩家?什么叫文士玩家的标杆啊?

楚歌现在只想叉个腰,大笑三声。

不过考虑到自己作为高端玩家的逼格,还是要矜持一些。

“不知道其他的两条线,玩家们攻略得怎么样了?”

楚歌不由得有些好奇。

虽说楚歌所选的这条线在系统定义的难度中是最低的,但楚歌的玩法,可一点都不简单。

如果玩家放下底线,走秦会之的老路,那这条线确实难度最低,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楚歌走了另一条原创路线,这难度可能就比武将的那条线还要高了。

只是不知道,武将和亲王这两条线,其他玩家们又打算如何通关呢?

……

……

此时,赵海平所在的历史切片中,已经陈兵郾城。

在一处高坡上,赵海平只带着几名亲兵,正在亲自骑着战马、探查敌情。

远方,烟尘滚滚。

那都是完颜盛带领的精锐金兵,大战,一触即发。

“练兵大成之后,第一战就是郾城大战么?

“也是够直接的。”

赵海平不由得感慨。

在进入试炼幻境的第二阶段之后,他一直都在埋头练兵。

楚歌们扮演的李浩在朝堂中纵横捭阖,与狗皇帝斗智斗勇,他在练兵;

扮演亲王的樊存想尽办法阻拦靖康之变,灭国西夏、回师清君侧的时候,他还是在练兵。

练得他头都有点晕了。

好在有邓将军的指导和帮忙,赵海平也总算是按照邓将军的兵法,练出了一支战力强悍的新军。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新军的第一战,就是要打齐金之间最大的一场恶战:郾城大捷。

此时,邓元敬将军的虚影也骑着战马,站在赵海平的身侧。

“因为郾城大捷,可以说是一战而定乾坤的关键战役。

“其他小战,打了无益。”

赵海平点点头,同时心中做好准备。

郾城大捷之所以是韩甫岳将军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不是因为这一战收复了失地,也不是因为这一战达到了某种战略目的,而是因为这一战,直接以少胜多,将金人的主力击溃。

古往今来伟大的军事家,在两点上往往有着出奇的一致性。

第一是要善于运用游击战、运动战,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战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第二就是要敢于打歼灭战,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这一点放在齐金之间的战场上,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经过这段时间对“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副本的攻略,赵海平对于金人的了解,也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自然也和历史上的韩甫岳将军一样,准确地看到了金人的命门。

而这个命门便是,人少!

在最初,女真人部落仅仅有两千五百余人,起兵之后却连战连捷,短短十年时间,将当时带甲百万的霸主完全吞灭,又兵锋南指,吞掉齐朝上千里的土地,建立起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

在最初,常有女真数千人大破敌军十余万大军的神话。

而“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也成为一句震撼人心的口号。

但金人的最大命门,一直都是人少。

而这也为日后金国的覆亡,埋下了伏笔。

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其中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有特权的,都只有土生土长的金人,尤其是金人之中的军事贵族。这也人,也被称为猛安谋克,是金国的绝对中坚力量。

初期猛安谋克之所以能保持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们是金人中能够直接从战争中获益的一个阶层。每次打下来土地、金银,都可以尽情分享,所以战斗意志十分高涨。

只要在战争中立下军功,就可以实封一大块土地,一步登天。

但金人一直都是政治智慧十分低下的,在统治期间,其他各族基本上是以奴隶的形式生活的。

金人不仅南下齐朝时烧杀掳掠,将齐朝百姓视为猪狗随意宰杀,在金国境内,各个其他民族也受到了极大的压迫。

所以历史上韩甫岳将军打出大捷之后,金国内部也烽烟四起,各个受压迫的民族也都纷纷起来反抗。

至于后来,完颜海陵想要改革,或者再往后北蛮兴起灭金,都是因为这些少数的军事贵族享有最大的利益,却随着一代人的老去而快速腐化,失去了战斗力。

金国的覆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

明白了这些,才能知道郾城大捷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此一战中,韩甫岳将军将金人的精锐骑兵铁浮屠、拐子马重创,几乎一战尽没。

而金人的其他精锐兵力,也基本上被大量杀伤。

以至于完颜盛扼腕叹息:“自海上起兵以来,皆以此胜,今败矣!”

也就是说,郾城大捷中杀的这些铁浮屠和拐子马,都是金人猛安谋克中的精锐,是他们维持统治的根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