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原来是吴三桂那老狗的走狗,受死!”犟驴子从没听上过皇甫保柱的名字,无知者无畏,挥刀竟然向皇甫保柱的头顶砍下。吴远明也忘记了皇甫保柱的厉害之处,赶紧叫道:“皇甫将军,小心。”

“多谢世子关心。”皇甫保柱虎声虎气的回答一句,竟不躲不闪用脑袋硬接犟驴子的钢刀,只听得又是一声金铁相撞,犟驴子的钢刀乒然而断,犟驴子本人也被巨大的反撞力冲得高高抛去,摔出老远。吴远明大喜下一拍自己的脸,大笑道:“瞧我这记性,忘记了皇甫将军全身上下刀枪不入,该死,真是该死。”

“想起来了。”经吴远明一提醒,李雨良马上想起了皇甫保柱的名头,指着皇甫保柱惊叫道:“你是不死将军皇甫保柱,武功天下排名第三的皇甫保柱!”李雨良心中暗暗叫苦,只是后悔没请天下武功第二的师兄胡宫山同来。

“武功天下排名第三?”伍次友脸色大变,手上一拉苏麻喇姑,悄悄往大牢门口退去。而吴远明此刻则得意洋洋起来,指着众杀手说道:“皇甫将军,这些都是来刺杀我的杀手,帮我打发了他们。”吴远明又补充一句,“一个不留!”

“末将遵命!”皇甫保柱虎吼一声跳将起来,双拳左右击出,准确无误的击在两名蒙面杀手胸口上,只听得两声闷响,那两个杀手连惨叫的机会都没有,胸口就被轰出两个透明,骨末和血肉残块飞得到处都是,两个杀手也横尸当场。把其他杀手见此恐怖景象,无不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惨叫起来,“吗呀!怪物——!”

“杀!”皇甫保柱又是一声虎吼,一拳击在一个倒霉蛋杀手胸口,醋坛子大的铁拳穿胸而过,又狠狠击在另一个倒霉蛋身上,两个杀手倒霉蛋同样是哼的机会都没有,就去见了阎王。这回皇甫保柱也不给其他杀手惊叫的机会了,冲进杀手人群如虎入羊群,双拳双脚连击出,众杀手则碰着死挨着就亡,手下并无一合之敌,更有倒霉蛋头顶被皇甫保柱劈中,脑袋都被轰进了胸腔里,还一个是被皇甫保柱抓住双腿,从胯至胸生生撕成了两截,都死得是凄惨无比。直把众杀手杀得屁滚尿流,争先恐后的往大牢外逃命,而吴远明自然是洋洋得意,挥拳高呼。

“看剑!”皇甫保柱正冲杀间,突然一柄短剑刺来,直刺皇甫保柱的眼睛,原来李雨良见皇甫保柱全身上下刀枪不入,仗着武艺高强,竟然出剑偷袭皇甫保柱铁布杉无法练到的眼睛。可皇甫保柱仍然是不躲不闪,只是将眼睛一闭,短剑便刺在了他的眼皮上弹开,不等李雨良再变招时,皇甫保柱已经翻手抓住她的手腕,铁拳当胸轰下,吴远明赶紧叫道:“等等。”

“世子有何吩咐?”皇甫保柱生生停住已经快碰到李雨良胸口的拳头,虎吼着回答道。吴远明叹气道:“唉,她曾经救过我一次,饶她一命吧。”

“遵命!”皇甫保柱大喝一声,改拳为抓,抓住李雨良纤腰,将她整个人扔出大牢。反身又去追杀其他倒霉蛋,只在片刻之间,犟驴子和伍次友先后带来的杀手就死得死脱得脱,牢房里侥幸活下来的几个也全部跪在地上,哭喊着磕头求饶。也就在这时候,牢房外又响起一片叫喊声,“吴世子,末将葛楮哈,奉鳌相之命来保护于你!吴世子,你没事吧?”同时还有吴家三兄弟和吴福,“世子,奴才们来救你了。”

“妈的,总算得救了。”吴远明一屁股坐在血泊里,溅起大片的血花……

第二十六章 不给银子我造反

“咚!咚!咚!咚!”康熙八年正月初九的清晨,随着九门提督衙门卯时点鼓的敲响,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和和阜成门等诸城门开城鼓依次敲响,城门也一一缓打开。当各地官府邸报和奏章进京必走的宣武门打开时,朦胧晓色中,一名专送八百里加急奏章的驿兵送先冲了过来,手里高举着一个明黄匣子,高喝着,“云南八百里加急!云南八百里加急!”飞马入城而去。

“落轿。”宣武门旁,一辆正在行进的绿昵大轿中传出一个低沉浑厚喝声。轿子应声而定,轿帘掀开,一名身着从一品官服的汉人官员从轿中出来,那官员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中等身材,生着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十分之威严,浓眉下一双点漆般的眸子紧盯着驿兵入城的背影,口中喃喃道:“一天一夜之间,三道加急奏折,竟然全和云南有关……”

“呼——!”恰在这时,一阵冰凉刺骨的寒风吹来,那衣着单薄的官员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战,缩着脖子跺几下脚,摇头道:“但愿不是吴藩铤而走险,现在这个朝廷,经不起他折腾了。”话虽安慰自己,但那官员脸是仍然愁雾重重,低声道:“去年我大清岁入白银一千六百五十一万八千二百六十一两四钱,虽比前年多了两百多万,可吴、耿、尚三藩就要拿走六百万,河工、赈灾、旗饷、军饷……都要花钱啊。”

那官员正深思苦闷间,又一辆绿昵大轿在他身边落下,长着一张尖脸的吏部尚书济世把头从轿窗中钻出来,朝先前那官员奸笑道:“王尚书,恭喜你啊。三年前你上书削减三藩军饷,三年来为我大清省下九百万两白银,换了一顶一品大员的官帽加户部尚书的位置,官升了,人也痛快了,可痛快是痛快了,今年云南终于因为欠饷出事情了。这回,王尚书恐怕没那么容易痛快吧?”

“济大人,你我同朝为官,虽说去年我驳了你吏部虚报的六十万两虚头,可我也是为了朝廷省钱,省下的银子我王煦也没往自己腰包里装一文钱,你用不着这样幸灾乐祸吧?”那位王尚书义正严词的回击济世道。原来这位王尚书,正是三年前上书朝廷削减三藩军饷的原户部侍朗王煦,因为王煦一封奏章为朝廷省下大笔军饷,又亲自说服尚可喜和耿精忠接受削饷,逼得吴三桂跟风,积功高升为户部尚书,同时也成了吴三桂的五华宫里挂了号的人物——当然是必杀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