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3542 字 2022-11-12

贤良寺原本是康熙皇帝十三子允祥的府邸,他的兄弟雍正皇帝封他为怡亲王,不过他在生前留下了遗嘱希望自己的王府在他死后成为寺院,雍正皇帝成全了他的愿望,并且还亲自题写了贤良寺的碑文,对他的这位弟弟大加褒奖。不过现在的贤良寺已经是搬过一次家了,规模上也比原来的怡亲王府邸要小上不少,但是在冰盏胡同中由于距离皇宫非常近,各省进京的官员都会选择在这里落脚,而李鸿章就住在贤良寺的西跨院。

“近闻令尊来信提及组安练兵,某不胜欣慰,对于组安‘自强之道始于强兵’也是深以为然……”李鸿章和谭延闿端坐在庭院的古柏之下,虽有当空烈日但在这树荫之下依旧是异常凉爽。李鸿章的神色已经比谭延闿上次来访时好了许多,尽管前几个月朝野内外对他是口诛笔伐,恨不得生啖其肉,这也让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备感神伤,而时间果然是最好的药方,现在的李鸿章说不上是精神矍铄,但总比数月之前要好的太多。

“组安托人送来的练兵章法细则折老夫已经仔细阅读过了,甚好!老夫虽然未能去小站一观,但也相信组安依次细则练出来的新军会是一支强兵……不过老夫年事已高不便出行,这参阅一事就免了罢,玉山可随同前往小站一观……”

李鸿章终究还是不肯迈出贤良寺半步,只是让周馥跟随谭延闿前往小站参阅直隶督标新军,不过这对于谭延闿来说已经是足够了——周馥跟随李鸿章时间最长,他的意见对李鸿章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老相国,朝廷近来对卢汉铁路是否开工的问题上一直都是争论不休,但若为强国所为,这铁路却是不能不修的……晚生因为收购了汉阳钢铁厂,家父也和张香涛约定卢汉铁路修筑所用钢材全部从汉阳钢铁厂采购,除此之外晚生还有一些想法想向老相国通报,若有什么疏漏之处老相国也好指出来……”

谭延闿在得到李鸿章派周馥参阅新军之后,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人家张之洞都没有亲自来,他李鸿章若是亲至岂不是有些掉价?不过李鸿章影响力巨大,即便是在这段退隐艰难时刻,他依旧有两次被慈禧太后单独召见,可见在谭延闿的印象中李鸿章再次被起复也不是没有先兆,如果在一些问题上先和李鸿章达成一致,这样的高端路线还是多少有些作用的。谭延闿便将自己对于卢汉铁路的一些设想仔细向李鸿章介绍——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投资卢汉铁路,而且对于各国列强对卢汉铁路的干扰也是介绍的非常清楚,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李鸿章听后半晌没有说话,只是问了几个关键问题,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思考。做为实际掌控大清帝国外交数十年的李鸿章,他考虑问题的方面涉及比较广泛,与其他传统官员不同的是他更能够精确的把握列强国家对于卢汉铁路的态度。谭延闿对于卢汉铁路设想最难实现的便是总工程师和投资两个方面,这些问题听听李鸿章的建议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如果慈禧太后再次召见李鸿章询问此事的话,那他也会帮助谭延闿说一些顺耳的好话。

不过就谭氏父子估计,这件事虽然很困难,对于现今中国的状况而言操作难度更是高得离谱,但是多方运筹之下,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李鸿章变成了落了毛的凤凰,但他的影响力还在,通过张之洞谭氏父子可以得到现在湘军的领袖刘坤一的支持,而做为淮军领袖李鸿章若是也支持这个方案的话,那在各地疆臣这里就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朝廷不会不郑重考虑的。尤其是这件事对李鸿章和朝廷而言都是极有好处的,可以让二者借着“中国人独立修建卢汉铁路”这个极为振奋人心的消息,来转移国人这几个月来的苛责。

“组安,卢汉铁路其中蕴藏的风险你已经看得很透了,老夫对此也不多言……詹天佑此人老夫也还倒记得,这些年在中国铁路公司也着实的办了不少事,有些真本事,你让他来修新易铁路也是个好主意……不过这卢汉铁路不说距离长短,中间遇到的山岭河流,这施工难度也是颇为复杂,詹天佑他行么?”李鸿章慢慢地说道。

“詹天佑是留美幼童中的佼佼者,回国后也是干了好几年的铁路,积累了充分的实践经验,以他的条件而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老相国,晚生以为中国人自主修一条铁路不说可以避免各个列强国家对我大清窥伺,更可以振奋民心,在我们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单单是为了这两项益处就足以让我们冒些风险来尝试此事。即便最坏的情况出现了,詹天佑没有这个实力完成这项工程,对于我们而言这也不是什么不可承受的损失……卢汉铁路施工张香涛预计是四到五年的时间,整个路段有大段的平坦区域,詹天佑即便再无能,对付这些路段还是游刃有余的,我们先将这些简单的路段都给修好了,留下疑难路段在尝试之后证明我们修不了的时候,再向洋人进行招标施工,不说在政治上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就是这施工成本上也会大大降低……”谭延闿说道。

李鸿章听后点点头说道:“组安说得这些颇有道理,这样吧,老夫会将你说的这些详细的写个条陈递上去,不过老夫乃是代罪之身,能不能管用就先放到一边去了……”

谭延闿正色地说道:“多谢老相国从中相助!”

李鸿章笑着说道:“文卿兄能够有你这样的好儿子可真是福气的很,连老夫都有些嫉妒了!”

“老相国对晚生的栽培,晚生没齿难忘,旁人些许言语诽谤老相国那是不知时事,无法体会老相国的苦心。晚生得幸能够辅助老相国可恨无助相国之力,深以为憾!”

李鸿章摆摆手说道:“无妨,且说老夫幕府也是人才济济,但能够于组安之才相比肩者不出一手指数,你也不用过谦了……前段日子,你派人送来的汽车老夫坐过了,以前也只是听说过洋人有这东西,没有想到会得见此物,倒是新奇的很……组安,你没有想着给太后送一辆么?有了太后之助,此事也容易了不少……”

谭延闿老实地回答道:“晚生一共托人从洋人那里购得了五辆轿车,太后乃是国之柱石,所以晚生不敢怠慢,太后那辆汽车乃是专门定制的,和老相国这辆有着很大的不同,诸如司机驾驶员的位置……太后那辆轿车虽然已经运到,但敬献给太后之礼不能轻待,洋人车厂中生产的汽车是好,但是装饰上却不能符合太后老人家的规格,所以晚生专门请了匠人来装点轿车,估计再过半个月也就可以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