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页

他现在是松花江将军,松花江以南四个地面的千里沃野都是他的地盘儿,他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里就这么糜烂下去,这种情况必须要解决。而让连子宁一个人负担这么浩大的工程自然是不可能的,朝廷不能出兵是吧?好呀,不让你出兵,出钱出人总可以吧!

这些东西,一封奏折里面自然是说不尽的,事实上,连子宁那封奏章只是请边将入京的一封奏折而已。他现在已经是边关大将,按照国朝规定,没有奉诏令私自入京,一律以谋反论处。一旦皇上准奏,连子宁便打算立刻进京一趟,运作此事。

九月一日,喜申卫将军别府议事厅。

八月底,几场秋雨一下,天气便越发的渗出几分凉意来,进了九月的东北,更是已经让人觉得有了关内深秋的感觉。

落叶飘零,长草也是干枯,灌木丛和草窝子里都藏不住野兽了。

眼瞅着瞅着,再过些日子,就要进入东北漫长的冬天。

武毅军扩军之后的第一次会议,也是如期召开。

所有副千户以上的军官,全部与会。

连子宁这边儿的副千户以上的军官,刘良臣依旧留在京城,被连子宁派去在京城之中进行各种运作,这一次连子宁的奏章能够送到京师,他夜行晓宿,把奏章及时送达,算是功不可没。不过连子宁现在远离京师,中枢无人操作,终究是不太方便,便把刘良臣留在了那里。

除了他之外,其它的三大镇抚,五大千户,十五个副千户全都在列,而原先的神武右卫除了指挥使陈大康之外,还有三位千户,三位副千户,京卫之中,则是三位千户,五位副千户。

本来高级军官没这么少,但是其他的,都在那一场惨烈的保卫战中战死了。

众军官按照等级的高低依次坐下,连子宁的位置坐北面南,下面是一个五层台阶的石台,此时上面的座位还空着。

对于并入武毅军序列,神武右卫和京卫的军官并无什么抵触情绪,对于他们来说,加入武毅军这个蒸蒸日上的团体,毫无疑问是对他们的升迁和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的。就拿陈大康来说,大明朝卫所有几千个,你一个区区的指挥使说的难听一点儿算个茄子?但是此次喜申卫大战,他的名字已经是上达中听,还加了一个正二品都督同知的衔儿,再这样干上几年,兵部考评,说不得就能拿一个上上的成绩,再运作一番,就能在往上前进一步。

而若是窝在真定府那个小地方,只怕这辈子就是混吃等死了。

其它的军官,这点儿也看得明白,说白了,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跟谁一说是武毅军里面出去的人,人家都得翘起大拇哥!跟着连子宁这一颗大明朝的蒸蒸日上的新星,跟着武毅军,升官儿发财不在话下!

而甚至就连开会的时候的这种座次的序列,他们都觉得已经习惯了——之前多少次开会不都是这样么?甚至都不需要一个心理的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