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页

他的声音忽然变得飘渺起来:“我这双膝盖,现在只习惯别人向我磕头叩拜,若是让我向别人磕头,那却是万万不能的了。”

正德五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夜。

对于武毅军新生的情报机关,已经在的历次作战中显露峥嵘的军情六处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军情六处上下数千人牢牢铭记的日子。

镇远府西南三十里,马桥镇。

这里是周围数十里内最大的镇子,也是周围这些村子的一个核心交汇处。

马桥镇西边是马桥河,河不算是很宽,约莫只有十来丈的样子,水量也不是极大,很是平缓,也只有不到五尺深,若是那身板高壮的,从河流这边走到那边连脑袋顶都没不了。但是却是有一桩好处,这条河是直通着松花江的。

马桥河直直向北,在二十六里之外汇入松花江。

也因此,松花江的渔船可以直接驶入到马桥河中,把松花江中的特产——大马哈鱼,青林子鱼、鳌花鱼、偏花鱼、鲫花鱼甚至包括一些野味、河盐、木材等等运送到这里来,而当地农民们所能拿出来与之交换的,就是粮食。

二十六里,看上去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数字,快马奔驰一盏茶的时间,就算是用脚量地,也不过是一个时辰而已,给人的感觉是很短。但是对于这个年代这些一生几十年都只在自己所在村子周围五里地内活动的农民来说,已经不啻于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于他们来说,二十六里的距离,是荆棘遍布的,充满了无数的危险未可知。

所以这个距离,已经足够产生一个生意上的衔接点。

所以最早,马桥镇这里就是一个供渔民们和农民们互通有无的小渔港而已,不过后来,慢慢的名气也有了,于是四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过来做买卖。而这一线商机,也显然是让那些来自关内和南边儿府县的商人们给捕捉到了,这些商贾们赶着大车,商队带来了布匹、食盐、工具、农具、铁器、上等家具等等农民们所必须用到但是又无法自产的东西。而他们则是收购那些松花江特产的鲜美江鱼,山上的山参,农民们打的兽皮等等。

运回南边儿,这就是能卖出大价钱的稀罕物。

于是慢慢的,这里便从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子,镇子上面酒楼客栈一应俱全,一条主街上绸缎铺、布庄、野山货店应有尽有,总能有五六百户人家,三千来口百姓,在东北,算得上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地,也只次于那些城市而已。

之前女真袭边,京军北伐,几次三番的大仗打下来,这里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周围的村子里的百姓都逃难去了,更别说这些住在镇子上略有些资财的人家。来自关内的商人早就拖家带口的逃了回去,那些不是关内的,只好往南,一路往南,逃得越远越好。

马桥镇被大军几番肆虐,已经是成了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