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页

这个时代,玻璃已经有了,但是绝对不普遍,而且质量跟后世的玻璃也没得比。

作为一个穿越众,连子宁自然是也知道这些发明对推动历史进程的意义,但是他一来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弄,二来也是身份决定行为,更侧重于军事领域,因此对燧发枪,佛郎机炮的改进很是热衷,对玻璃这种民用的东西很冷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过倒也是个惊喜,若是玻璃能大量发明的话,却也是大善。这种东西在大明周边诸国乃至于印度等地,都是名贵的珠宝,真要是凿出来,也是不怕卖不出去。

便问道:“研究的怎么样了?可能大量产出了?”

全旸一愣,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道:“只有些眉目了,要想大量产出,却还要等等。”

连子宁微微一笑,心中了然。全旸此人性子甚是好强,他这般说,多半是连眉目都没有的,要大量投产,更是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了。

只是连子宁也不说,只是由着他穷折腾,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他很清楚,像是全旸这种自力更生硬是把胶皮儿给发明出来的有潜力成长为大科学家的人物,最好还是不要限制的好。

想到这儿连子宁眼睛便是往北边儿不远处轻轻一瞥。

那里本来是镇远府西城墙内的一片空地,这会儿却是已经建起了一片连绵的建筑物,面积足有七八亩地大小,都是很简陋低矮的土坯房,靠后的不少房屋顶上都是杵着烟囱,黑烟源源不断的冒了出来。一阵风吹过来,夹杂着一股让人欲呕的焦臭味道,对于连子宁来说,这是很容易辨别的那种垃圾山被焚烧产生的味道。

这就是武毅军新设的一个衙门,名为炼胶局,为武毅军后勤部直管,设立局正一人,官衔同百户。

这里虽然简陋,味道也不大好闻,却是闲人免进的禁地,离着周围还有十来米远就杵着闲人免进的牌子。

这里面炼制的就是全旸发明的那种胶皮儿,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需要禁绝垄断的战略物资了。这座炼胶局设立三个月来,不但武毅军的大车已经全部换装了胶皮车轮,而且还产出了一大批运往关内,刚刚开始,利还不大,却也有几万两了。

连子宁也不是吃独食的那种,每月利润的一成都会分给全旸。

作为专利持有人,这个分成可算绝对不少了。

想来全大人也是不怎么在乎这个的。

一边副局正陆臬笑道:“咱们也别在这儿说话了,大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