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历史上,这个老妇人一直逃到过江西福建,而赵构正流亡海上。这样的事,也不必再让它发生了。

而赵构……

他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心知不妥,却又将它迅即敛去。

或许历史上的赵桓会饶他这个九弟一命,而他,绝对不会。

只是张宪企图救援赵构,这背后明显站着岳飞的影子,如何处置,已经成了他这几天悬在心头最大的难题。

正自出神,耳边响起铁甲甲片声蹡蹡做响。他回头一看,却是今日值宿,负责行宫安全的郎官傅宿。

见傅宿手按宝剑,如临大敌模样,赵桓哑然失笑,向他道:“周围几千殿前班直护卫,你又何必如此。”

傅宿身为值宿郎官,也不必对皇帝行礼,听得问话,只是闷声答道:“陛下安全重于泰山,臣怎敢怠慢。”

赵桓很是欣赏这个尽职的官员,当初提拔用他,也是颇有意趣。

他因着对宋朝官员并不了然,在长安宫中殿后的柱后,命人写下境内所有县尉以上实任官员的资料,随时查看。

而登闻司和行人司,也会随时将资料更新,将每个官员在任内的考评,送交给他。

而他自己,也经常带着卫士,在陕西各处巡行,亲自听闻百姓对官员的评价。

有一日,在某县巡查,问及县尉傅宿,众百姓摇头:“这个人太死心眼,县里的兵才多少,又能做什么用,他每天折腾着练兵,搞的鸡飞狗跳,令县内官员和厢军们都很不满。”

赵桓只是一笑,第二天便下了诏书,将这傅宿召入殿前班直,担任宿卫护驾的职责。

此时对着这老实人,赵桓心中一动,向他问道:“九弟在江中遇难,天下哀恸,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