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乌纱[精校版] 西风紧 2302 字 2022-11-13

正因为如此,张问等人才逃得一命,不然几万建虏追兵,他们不被全部搞死才怪。

十五日到十六日两天时间,苏子河两岸发生了几次大战,双方死亡数万人,尸横遍野、鬼哭神嚎,大明精锐军团、杜松所部六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萨尔浒地区发生的事,而关内不久前得到的消息还是十四日送达的,大明辽东军方掌握的情况是杜松主力驻扎萨尔浒,准备控制界凡。在十六日晚,沈阳又接到了新的战报:杜松一部在凡界作战情况不明,萨尔浒驻军被击溃。袁应泰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调马林部,号称八万出边墙策应杜松,实际人数不详。

马林于十七日早上从三岔儿堡附近出关,组成几个方阵向南挺进。此时八旗军在苏子河一线快速集结,北上推进,准备对付马林部。

张问的残兵败将被冻了一晚,已是疲惫狼狈不堪,他们现在还在萨尔浒东边靠近苏子河的山区里活动,他们很想向东、回到关内,但是已经探明萨尔浒山区布有伏兵,张问便不敢过去,他手里的人马几乎没有战斗力了,再搞一仗不全军覆没一触即溃才怪。

第三卷 否极泰来 第一四章 残兵

马林部八万兵马出关,浩浩荡荡,有车炮火器无数。八万是编制,实际人数远远低于编制,有的营队缺员额高达五成,总兵力大约在四五万,但袁应泰手里掌握的情况是八万。这样算下来,袁应泰布置的十几万大军,实际上不足十万。

马林部于十七日出关,先后接到袁应泰的两道命令:稳打稳扎,不可浪站;接应杜松部之后集中兵力,迅速向边墙靠拢,等待沈阳的新部署。

明军组成三个方阵,主力以车阵为核心,步骑配合;在后方五里距离布置另一方阵作为预备队;右翼即南方布置步骑方阵一个,作为机动。

全军向东南方向行进,准备控制界凡北面的浑河水面,然后派出机动部队渡河接应杜松部。(实际上杜松部已经在十六日就全军崩溃。)

十七日晚,马林前哨发现建虏军主力,马林立刻下令就地扎营防守。主力方阵组成车阵,并在营前四方挖了三道壕沟,在壕沟中布置鸟铳手,后面放置各式火炮。壕沟之后,还有骑兵营,核心才是车营,步军布置在阵营之内,整个阵营防御严谨。

而南面的机动方阵则在营前放置各种障碍物抵挡骑兵,全军熄灯宵禁,准备隐藏在暗处等待运动作战。不幸的是,机动营被建虏哨骑探明了方位,八旗军连夜赶到战场,调骑兵主力准备袭击南边的明军机动部队。

十八日凌晨,建虏前锋骑兵冲到营前,撤除障碍物,而后面的骑兵则组成三波冲击队形,对明军方阵实行攻击。明军被几轮骑兵冲击,土崩瓦解,全营溃败。

建虏扫除了侧翼威胁,迅速在正午前到达马林主力营前面,布置连续两波次冲击。第一轮冲过去,遭受了明军迎头痛击,密集的枪炮扫射过来,建虏骑兵死伤大半;第二轮紧接着冲近,明军的炮队等火器还未装填好,只有轮射的火铳阻击,建虏风卷而至,布置在壕沟中的明军纷纷逃窜。马林急令骑兵出战,双方一顿拼杀,各有死伤,建虏军见车营防御严密无法突破,再度后退。

努尔哈赤集结残兵,又调兵增援,在明军方阵东面的一个山岗上集结大队,得以将骑兵由上坡至下坡之冲力再度予敌打击。马林见建虏兵马杂乱,正在整顿,抓住战机,下令阵营向东推进,欲予以打击。

正在这时,南面的建虏军安巴贝勒部认为明军阵营在移动变换队形之时最易击破,不等努尔哈赤命令,便率弱势骑兵猛扑明军阵营。建虏第一波攻击损失惨重,但是很快努尔哈赤又组成了第二波骑兵冲击,此时明军的阵营混乱异常,还没来得及整顿,又遭打击,车营被突破,全军混乱,双方陷入混战。